[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蓄电池汇流排成型的抽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3074.3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1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林雁斌;张建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5/04 | 分类号: | B22D25/04;B22D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蓄电池 汇流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汇流排浇铸、成型的装置,尤其是利用抽芯实现蓄电池汇流排免过桥焊接的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电池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能把有限的电能储存起来,在合适的地方使用,特别是铅酸蓄电池已在发电、照明、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在蓄电池内部有多个单独工作的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之间需要通过焊接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池群;为了便于焊接,需要一种特殊夹具能将多个电池单体固定在某一形态,然后进行焊接。由此可知,一般蓄电池汇流排的成型工艺流程为:先将电池单体(极板组)装入夹具进行固定,使用铸焊模在电池单体的极耳上形成汇流排(包括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再通过人工将相邻电池单体之间的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进行焊接,人工焊接电池单体的工序造成电池生产周期加长,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用于蓄电池汇流排成型的抽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汇流排铸焊成型过程中配合铸焊模具完成相邻电池单体的焊接连接,免去了后续的电池单体连接工序,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蓄电池汇流排成型的抽芯装置,包括承托架和安装于承托架上的抽芯机构,所述承托架上设有可固定蓄电池外壳的容置槽,所述抽芯机构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装有抽芯,所述限位块滑动安装于承托架上,所述限位块滑动时带动抽芯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与抽芯通过导向块连接,所述承托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嵌入所述导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通过螺钉连接承托架,限位块可沿螺钉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上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设于限位块的外侧,复位弹簧提供限位块向承托架方向移动的推力。
进一步的,所述抽芯包括连接芯杆和形成于芯杆上的芯块。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架上设有定位销或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抽芯装置,在进行蓄电池汇流排成型的过程中,利用抽芯在相邻电池单体之间形成过桥,将相邻电池单体的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连接,免去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工焊接工序,缩短了电池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抽芯装置主要针对对装配有特殊要求的蓄电池产品,为了在电池装盒时避让蓄电池外壳内的隔板,需要在汇流排上形成过桥,过桥跨过隔板将相邻电池单体的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抽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抽芯装置的铸焊模具;
图3为抽芯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蓄电池产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蓄电池汇流排成型的抽芯装置,包括承托架和安装于承托架上的抽芯机构,蓄电池外壳固定于承托架上,抽芯机构包括限位块、和安装于导向块上的抽芯。在蓄电池汇流排成型的过程中,利用上述抽芯在相邻电池单体之间形成过桥,将相邻电池单体的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连接。现有技术也公开过利用抽芯实现蓄电池汇流排免过桥焊接的装置,但抽芯机构是设置在铸焊模具上,会对模具强度造成影响,且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一种用于蓄电池汇流排成型的抽芯装置,包括承托架1和安装于承托架1上的抽芯机构,所述承托架1上设有可固定蓄电池外壳的容置槽10,所述抽芯机构包括限位块2、设于限位块2上的导向块21以及安装于导向块21上的抽芯,所述限位块2滑动安装于承托架1上,所述限位块2滑动时通过导向块21带动抽芯动作。
具体的:限位块2通过螺钉24连接在承托架1,限位块2可沿螺钉24滑动,但要实现限位块2的滑动,其安装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3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张传送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
- 下一篇:参数均衡器的自动参数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