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灰竖窑的环形补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3472.5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8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谭学军;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12 | 分类号: | C04B2/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3028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灰 环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涉及生产石灰的竖窑,尤其涉及竖窑的补风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石灰竖窑的风量分布直接影响石灰的生产,调节风量极为重要。JHZS型石灰竖窑的风帽为塔式中心风帽,采用自动琐风阀出灰,斗提事故率极高,严重影响生产;因而采用直通、低转速出灰,出灰时间长,风量泄漏严重,风量波动大,料面下降缓慢且易偏行;导致废气温度忽高忽低,煅烧带不稳定,偏烧严重,焦耗高,产量低,质量不稳定等现象。
经检索,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涉及石灰竖窑助燃风的申请件仅有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申请的200820302916.2号《竖窑助燃风分配装置》,该装置有一个与竖窑内径相适配的大径风帽,在风帽上至少设置一个通孔,当从竖窑底部的进风管道通入助燃风时,一部分助燃风从风帽的四周往窑壁上升,另一部分从设置的通孔处上升,这样可保证在竖窑的四周与中心区域均有助燃风,从而提高石灰石的加热效果,提高生石灰的焙烧质量。但该装置未必适用于JHZS型石灰竖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石灰竖窑的环形补风装置,解决JHZS型石灰竖窑存在的各种问题,以达到提产、稳质、降耗的目的。
设计人根据JHZS型石灰竖窑的生产情况,并根据主风实际特点和压力,提供了以下设计:在JHZS型石灰竖窑上安装双层环形补偿风装置,环形补风装置由两层环形补偿风管道、补偿风支管、补偿风总管和电动蝶阀组成;其中第一层环形补偿风管道安装在竖窑的冷却带上部,通过补偿风支管进入竖窑,以弥补长时出灰造成的风量损失以弥补长时出灰造成的风量损失;第二层环形补偿风管道安装在竖窑的煅烧带中部,通过补偿风支管进入竖窑,因为该处在生产中氧气消耗殆尽,必须弥补主风的空气氧含量,促使焦炭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温度,缩短煅烧时间,并抑制碳在高温区的还原反应;两层环形补偿风管道均与补偿风总管相连通,以收缩主风气柱,减少“窑壁效应”和窑壁热辐射,达到热量的集中;两层补偿风支管进口处均安装有电动蝶阀,蝶阀编程至主控室实行远端和自动控制。
上述第一层支管3和第二层支管4均为8根,均匀地进入竖窑7,以使补偿风分布均匀。
上述第二层补偿风支管的直径大于第一层补偿风支管的直径,以保证两层支管的风量在设计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环形补风装置,解决了竖窑调节窑况方法单一的问题,解决了JHZS型石灰竖窑窑况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提高石灰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消耗。适用于JHZS型石灰竖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补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A-A向视图。
图中,1为第一层环形补偿风管道,2为第二层环形补偿风管道,3为第一层支管,4为第二层支管,5为补偿风总管,6为电动蝶阀,7为竖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首钢水钢贵州博宏石灰矿业分公司的三座JHZS型250M3石灰竖窑系河南众恒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设计,于2005年9月相继投产,设计系数0.8及单窑日产200吨。
根据竖窑的生产情况,根据主风实际特点和压力,该公司在竖窑上安装了双层环形补偿风装置,如附图所示:
(1)冷却带上部布置第一层环形补偿风管道1,通过8根补偿风支管3均匀地进入竖窑7内;
(2)在氧消耗殆尽的煅烧带中部布置第二层补偿风管道2,通过8根补偿风支管4均匀地进入竖窑7内;
(3)第一层环形补偿风管道1和第二层补偿风管道2均与补偿风总管5相连通;
(4)第一层支管3和第二层支管4进口处均安装有电动蝶阀6。
第二层支管4的直径为273mm,第一层支管1的直径为108mm。补偿风总管5的直径为159mm。
所用的电动蝶阀6型号为D971X。
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窑在产量和质量上都得到提高,焦耗也比应用前有所下降,如下表所示: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3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16L不锈钢-管线钢复合钢板
- 下一篇:石灰窑炉卸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