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板用小型钢挂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3986.0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0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涛;于潇;成为;代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覃莉 |
地址: |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型钢 挂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板用小型钢挂架。
背景技术
模板体系由板面材料和加固体系共同组成,顶板外梆模板一般由木胶板作板面材料,步步紧作为加固体系,外墙模板由木模板或钢模板作板面材料,在采用钢模板时除了模板水平加固体系外,模板底部尚需加设一道支撑作为竖向加固体系。现在的普遍做法是顶板支模时支设外梆模板,采用步步紧加固件进行加固,浇筑顶板混凝土,待混凝土具备一定强度后将外梆模板拆除,在上一层墙体钢模板施工时,重新进行板底支撑的支设。
上述施工方式较为灵活,运用也较为普遍,但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1、顶板外梆模板强度主要依靠外侧步步紧的加固,并且木胶板作为面板,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的侧压力会使得木胶板出现一定的变形,导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外梆的平整度等达不到规范要求,个别严重的还会与下层墙体出现错台,给后续外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在进行上层钢模板施工时,需在钢模板底部设置支撑,如支撑设置不严密,容易在浇筑混凝土时墙体根部出现漏浆、流坠等现象,影响了结构外观。3、顶板外梆模板的支设与拆除以及钢模板底部支撑的支设与拆除,两道工序施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材力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板用小型钢挂架,将顶板外梆支撑与钢模板底部支撑相结合,解决原有技术中面板强度不足、容易出现漏浆、错台等缺陷,同时简化施工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模板用小型钢挂架,包括三根槽钢,其中,中部水平的槽钢分别与顶部和底部的槽钢垂直固定连接,底部的槽钢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钢板,所述钢板中部设有螺栓孔;底部的槽钢与中部的槽钢之间设有筋板;顶部的槽钢与中部水平的槽钢之间连接处设有面板,该面板包括木方和木胶板,木胶板固定于木方上。
进一步的,中部水平的钢槽的两侧设有钢质型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简化施工工序,提高顶板及墙体施工质量,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增加模板周转次数,减少材料浪费,操作简单和控制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模板用小型钢挂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模板用小型钢挂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模板用小型钢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模板用小型钢挂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
1、槽钢;2、钢板;3、螺纹孔;4、筋板;5、木方;6、木胶板;7、混凝土墙体;8、顶板;9、模板;10、钢质型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模板用小型钢挂架,包括三根槽钢1,其中位于中部的水平的槽钢1分别与位于顶部和底部的槽钢1垂直固定连接,位于底部的槽钢1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钢板2,钢板2中部设有螺栓孔3;位于底部的槽钢与位于中部的水平的槽钢1之间设有筋板4,位于顶部的槽钢与中部水平的槽钢1之间连接处设有面板,该面板包括木方5和木胶板6,木胶板6固定于木方5上。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模板用小型钢挂架,在实施例1的位于中部的水平的槽钢1的两侧增设有钢质型材10,钢质型材10的宽度为80mm(两侧),可方便面板的固定。
所述3个槽钢1的宽度均为80mm,位于顶部的槽钢1的长度为200mm,3个槽钢可均选用8#槽钢;所述螺栓孔3的中心到位于中部槽钢1的顶面的距离为150mm,其到位于底部的槽钢1的底面的距离为300mm,所述钢板2的尺寸为80*80*6mm。
如图4所示,墙体施工完成后,将本实用新型置于混凝土墙体7最上层螺栓眼处,加设面板,并通过φ28螺栓将其进行固定,作为顶板8的外梆模板。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钢筋绑扎,外墙大模板立模,模板9直接立于本实用新型和顶板8上。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3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屏手套
- 下一篇:扇形液流电池、扇形液流电池堆及圆形液流电池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