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金针菇栽培的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4483.5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9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丁应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应华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方风波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针菇 栽培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筒,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金针菇栽培的套筒。
背景技术
作为食用菌之一的金针菇在我国以得到工厂化的种植,其种植过程是首先将金针菇培养料装入到培养瓶或培养袋中制备成培养基瓶或培养基袋,然后将培养基瓶或培养基袋层层堆叠码放于培养架上,称之为瓶式栽培法或塑料袋栽培法。由于瓶式栽培法投资额度大,一般菇农较少采用,相比之下塑料袋栽培法投资额度小,收到了菇农的普遍欢迎。无论瓶式栽培法或塑料袋栽培法,当金针菇子实体伸出瓶口2—3厘米时,都要及时在培养基瓶或培养基袋口上套一个一定高度的纸质套筒。其目的一是避光,保证菇体黄白色或乳白色,二是使子实体所在空间形成较高二氧化碳的环境,迫使菇柄向上伸长。由于现有套筒的结构原因,同时也由于培养基瓶或培养基袋都是层层堆叠码放于培养架上,其相互之间透气性差,导致种植的金针菇菇帽大易开伞,菇柄短且黄,把束松散,金针菇的质量等级差,同时容易得黑腐病。另一方面,由于现有套筒多为纸质,在金针菇生长过程中受环境等多种影响极易损毁,无法循环使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针菇的种植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好,有利于金针菇的生长,以解决现有套筒由于结构原因,导致种植的金针菇菇帽大易开伞,菇柄短且黄,把束松散,金针菇质量等级差问题的用于金针菇栽培的套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用于金针菇栽培的套筒,它由套筒本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套筒本体为一凸字形的筒状体,套筒本体整体高度为65—115 mm,套筒本体的上端筒体直径为90—110mm,套筒本体的下端筒体直径为98—130mm,上端筒体与下端筒体之间为锥面过渡。所述的套筒本体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用于金针菇栽培的套筒结构简单,实用性好,金针菇生长过程中通过凸字形的套筒本体,在金针菇子实体伸出瓶口2—3厘米时,对其起到了很好的避光作用,并使子实体所在空间形成了较高的二氧化碳的环境,从而使金针菇菇体呈黄白色或乳白色,且菇柄长、把束紧、菇帽小,提高了金针菇的质量等级,同时该用于金针菇栽培的套筒本体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避免了现有套筒由于多为纸质,在金针菇生长过程中受环境等多种影响极易损毁,无法重复使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针菇的种植成本的问题。该用于金针菇栽培的套筒可重复使用,且使用、消毒方便,特别适用于金针菇栽培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筒本体,2、上端筒体,3、下端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用于金针菇栽培的套筒由套筒本体1构成,套筒本体1为一凸字形的筒状体,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套筒本体1整体高度为65—115 mm,套筒本体1的上端筒体2直径为90—110mm,套筒本体1的下端筒体3直径为98—130mm,上端筒体2与下端筒体3之间为锥面过渡。
该用于金针菇栽培的套筒结构简单,实用性好。金针菇栽培过程中,在金针菇子实体伸出培养基袋或培养基瓶2—3厘米时,将套筒本体1通过下端筒体3套在培养基袋或培养基瓶上即可。金针菇生长过程中通过凸字形的套筒本体1,对金针菇子实体起到了很好的避光作用,并使子实体所在空间形成了较高的二氧化碳的环境,从而使金针菇菇体呈黄白色或乳白色,且菇柄长、把束紧、菇帽小,提高了金针菇的质量等级。
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本体1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避免了现有纸质套筒在金针菇生长过程中受环境等多种影响极易损毁,无法重复使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针菇的种植成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本体1在不用时可重叠套装存储,具有方便保管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金针菇栽培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应华,未经丁应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4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花培养盒
- 下一篇:新型自动拾秧花生摘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