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4558.X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9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潘宇亮;胡亚杰;中岛孝;井门勲;佐佐木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2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具体地说,涉及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良好、而且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优良的铅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不仅用于起动车辆的电源和后备电源,也广泛用于主电源用途,即用作独立充放电设备用电源例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小型电动助力车、高尔夫球车等的动力电源,太阳能用电池等。在这些用途中,铅蓄电池在启动时电流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车辆在道路、郊外运行,颠簸非常多,两电极端子部位受到的振动大且很频繁,所以需要考虑铅蓄电池的电极端子部位的耐振动性以及铅蓄电池的高率放电特性。与此同时,也要求减少铅蓄电池的维护保养,特别是要求其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以及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高的充放电容量。
关于如何提高铅蓄电池的综合性能,现有技术中已经在各个方面进行了考虑,而且鉴于电极端子和极柱的结构和性能大大影响着铅蓄电池的体积、充放电特性以及循环寿命,所以对电极端子和极柱一直在进行各种研究。
日本专利特开平6-84510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其中没有使用极柱,金属制的端子板的一端直接与极板组的汇流排接合,该接合部位被收纳在电池中盖的凹部并通过流入该凹部的粘接剂将该接合部位粘接在一起,上述粘接剂与将电池电槽的上端部与电池中盖的嵌合部进行粘接的粘接剂可以同时流入,从而可以将两个粘合剂的固化工序一次性完成,由此简化了粘合剂的固化工序,得到了小型且具有优良性能的铅蓄电池。
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考虑如何通过端极柱与极板组或汇流排的接合结构的设计来确保铅蓄电池的耐振动性大大提高、而且使得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良好、而且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优良的铅蓄电池。
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端极柱与极板组以及中盖的连接固定结构进行特定设计,从而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即,本实用新型涉及如下内容。
1、一种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电槽、中盖、极板组和端极柱,所述端极柱为U型极柱,该U型极柱的一端贯穿所述中盖,该U型极柱的另一端与极板组的汇流排和极耳进行侧面焊接而形成焊接体,在所述中盖的与所述焊接体对应的内表面上具有由挡板围成的凹形容纳部,所述焊接体嵌入到该凹形容纳部中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凹形容纳部的粘接剂将所述焊接体和所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该凹形容纳部的一端侧嵌入所述U型极柱中的中空部分。
2、根据上述1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长度比所述另一端的长度长。
3、根据上述1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宽度为所述另一端的宽度以下。
4、根据上述1~3任一项中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为臂爪形,其的一端为臂形部,另一端为爪形部。
5、根据上述4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形部包含3~6个爪体,这些爪体分别与所述汇流排和所述极耳进行侧面焊接。
6、根据上述1~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体嵌入到所述凹形容纳部的40~90%的深度。
7、根据上述1~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长度与所述另一端的长度之比为4/1~1.5/1。
8、根据上述1~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的所述一端的宽度与所述另一端的宽度之比为1/5~1/1。
9、根据上述1~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体的焊点位置在所述另一端的长度的从上开始数的1/5~1/1.5处。
10、根据上述1~3任一项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极柱是通过铸造一体成型的。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端极柱与极板组以及中盖的连接固定结构进行特定设计,从而使得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良好、而且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优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铅蓄电池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45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锌膏注入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