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倍力防滑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4577.2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5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赖瑞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瑞彬;陈明尧 |
主分类号: | B26B13/00 | 分类号: | B26B13/00;B26B13/12;B26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王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剪具,特别是一种能达到省力、防滑脱并符合人体工学的剪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剪具9如图11所示,其包含二刀具91、92,其中一刀具91包含互相连接的一第一刀体911与一第一柄部912,另一刀具92则包含互相连接的一第二刀体921与一第二柄部922,该第一刀体911与该第二刀体921分别具有一刀刃,该第一刀体911与该第二刀体921被一枢件93穿过而能相对枢摆,当一待剪物A被置于该第二刀刃间,使用者按压该第一柄部912与该第二柄部922即可对待剪物A进行剪切。
然而,这种结构有一长久存在的问题,由于剪切的动作是自待剪物A靠近枢件93的一端开始,故待剪物A会随剪切动作而被朝外推,使待剪物A容易滑脱而造成不便。此外,尺寸较大的待剪物连置于二刀刃间都相当困难,更不必说要进行剪切,通常在剪切动作一开始即滑脱而无法剪切。另一方面,待剪物在剪切过程中渐远离枢件,使用者必须耗费更大的力量才能将其剪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倍力防滑剪,能达到省力且防止待剪物滑脱的功效,更能符合人体工学,而更利于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倍力防滑剪,其包含:
一第一刀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剪刀端与一第一连接端,该第一剪刀端形成有一第一刀刃,该第一剪刀端与该第一连接端之间形成有一具有曲度的第一滑槽;
一第二刀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二剪刀端与一第二连接端,该第二剪刀端形成有一与该第一刀刃相对的第二刀刃;
一第一柄部,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第一刀体的第一连接端连接;
一第二柄部,具有相对的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该第三端与该第二刀体的第二连接端连接;
一枢件,该枢件穿设于该第一滑槽并可转动地穿过该第二刀体,使该第一刀体与该第二刀体能相对枢摆,且该枢件能于该第一滑槽内的一较靠近该第一剪刀端的第一位置与一较远离该第一剪刀端的第二位置间滑动。
如上所述的倍力防滑剪,优选地,所述第二剪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形成有一具有曲度的第二滑槽,该第一滑槽与该第二滑槽不平行,且该枢件能于该第二滑槽内的一较靠近该第二剪刀端的第三位置与一较远离该第二剪刀端的第四位置间滑动。
如上所述的倍力防滑剪,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所述第一剪刀端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抵顶于该第一滑槽周壁与所述枢件之间而使该枢件有朝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的趋势,所述第二滑槽远离所述第二剪刀端的一侧设有一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抵顶于该第二滑槽周壁与所述枢件之间而使该枢件有朝所述第三位置移动的趋势。
如上所述的倍力防滑剪,优选地,所述第一刀体的第一连接端形成有一导引弧面,所述第二刀体背向所述第二刀刃的一侧凸设有一导引凸部,该导引弧面朝向所述第一剪刀端,该导引凸部能抵顶至该导引弧面并通过沿该导引弧面滑动而使该枢件复位至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三位置。
如上所述的倍力防滑剪,优选地,所述第一柄部背向所述第二柄部的一面形成有多个指槽,各指槽从该第一柄部的一侧环绕该第一柄部的外表面弧形延伸至该第一柄部的另一侧,其中该指槽具有一起点与一终点,该指槽的起点位于该第一柄部的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一端,该指槽的终点位于该第一柄部的另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二端,令该指槽的延伸方向倾斜于该第一柄部的延伸方向。
如上所述的倍力防滑剪,优选地,所述各指槽包含数量相同的多个左手指槽与右手指槽,各左手指槽分别与其中一右手指槽重迭设置且分别朝相反的方向倾斜。
如上所述的倍力防滑剪,优选地,所述第二柄部背向该第一柄部的一面形成有一凹弧槽,该凹弧槽凹入的形状对应于握拳时掌丘凸出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上述设计,由于该枢件能于该二滑槽中滑动,故当待剪物被夹于二刀刃间受到剪切时,该第一刀体与该第二刀体因反作用力而产生交错位移,使待剪物更确实被二刀体包覆,达成省力的功效并避免待剪物脱离,且二柄部造型符合人体工学而极为舒适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瑞彬;陈明尧,未经赖瑞彬;陈明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4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