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板固定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4937.9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7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杰;王志强;温木兴;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E04G17/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板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辅助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施工过程中对正在利用混凝土浇筑横梁时,对模板进行固定的一种模板固定件。
背景技术
在利用混凝土浇筑横梁时,需要用模板围成横梁的形状,然后向模板中浇筑混凝土,目前,在利用混凝土浇筑楼板下面的横梁时,使用的模板包括三块,左边、右边和下面各一块模板围成向上的框形,在框中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者浇筑完成以后等待混凝土凝固时,需要将模板固定,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用来固定这样三块模板的固定件,各工地都是就地取材,采用其它模板或者其它建筑材料将这三块模板固定,当混凝土凝固以后,再拆下固定材料和模板。这样做后,施工场地将比较乱,模板固定材料有的还不能重复使用,不符合目前绿色施工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目前横梁浇筑施工过程中,没有专门用来固定模板的装置,提供一种模板固定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板固定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横梁的模板周围,包括由支撑架支撑的顶板和固定在所述的模板下面两个角上的直角形紧固扣、限制所述的直角形紧固扣的限位装置;
所述的顶板从下侧紧抵所述的模板;所述的直角形紧固扣安装在所述的顶板上面,从两侧紧扣模板;所述的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的顶板上面两端,限制所述的直角形紧固扣向外位移。
进一步的,上述的模板固定件中:所述的直角形紧固扣为两段角铁,每段角铁的两边分别从模板的下面和侧面靠近模板。
进一步的,上述的模板固定件中:所述的顶板为一段角钢,角钢的一面水平另面朝下。
进一步的,上述的模板固定件中: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焊接到所述的顶板上侧端面的固定螺母和贯穿在固定螺母内的螺杆,所述的螺杆紧抵所述的直角形紧固扣。
进一步的,上述的模板固定件中:在所述的螺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制作和使用简单方便,成本低,外形简单美观,可以反复使用于多个工程,符合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的理念。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较为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放大图。
图中:1、混凝土楼板,2、模板,3、限位装置,4、直角形扣件,5、顶板、6、支撑架,7、固定螺母,8、螺杆,9、第一螺帽,10、第二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在对楼板混凝土1下面浇筑横梁时,对模板2进行固定的固定件。如图1所示,对混凝土横梁进行固定的模板2包括有三块,一块从下面支撑混凝土底板,两块从左右两侧挤压混凝土的侧板,将混凝土限制在一个柱形的槽内,当混凝土凝固后,拆下模板就在楼板下形成一根横梁。本实施例的装置就是一种将这三块模板2固定的固定件,同样固定件也包括三个部分,其中向上支撑底板的是顶板5,在两边向内挤压两块侧板的是左右两个直角形扣件4,顶板5由支撑架6支撑,左右两个直角形扣件4分别在顶板5上面左右两侧向内紧扣左右两侧的模板2,在顶板5左右两端各设置有限制直角形扣件4向外移动的限位装置3。
本实施例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为了方便就地取材,我们将顶板5、左右两边的直角形扣件4都使用角钢,限位装置3也采用螺杆7、螺母和螺帽组成,固定螺母8焊接在作为顶板5的角钢上面两侧,螺杆7在固定螺母4中,一端紧抵作为直角形扣件4的角钢外侧,直角形扣件4角钢的另外一边从顶板5角钢的上面和模板2之间伸入,使模板2的下面直角处于角钢的直角之内,由角钢本身的两条边限制模板2。为了使限位装置3使用方便,在螺杆7的一端安装第一螺帽9,便于用手扳调整螺丝7在固定螺母8两侧的长度,调整整个左右两个模板2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调整横梁的宽度。本实施例的模板固定件适合于200-300mm宽的横梁的模板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4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