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真空压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4961.2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9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杜木伟;刘晨敏;吕聪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9/23 | 分类号: | E01C19/23;E01C19/2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凝土 路面 真空 实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压实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真空压实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交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由于沥青混凝土具有诸多良好的性能,因此广泛被世界各国用来铺筑路面。众所周知,沥青混凝土是由气相(空气)、液相(沥青)和固相(集料)组成的三相体系,其压实过程主要是借助一些压实设备对已摊铺好的沥青混凝土进行某种形式的加载,克服沥青混凝土的内摩擦力、粘聚力,使大小集料发生位移而互相靠近,通过排出内部气体来减少空隙,从而使沥青混凝土发生塑性变形而密实。目前,一些主要被采用的压实方法包括:
1)静压压实
静压压实主要是依靠压实机具自身的重力作用于沥青混合料,将空气“挤出”使沥青混合料发生塑性变形而密实。压实度的大小与压实机具的重量密切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压实机具的重量可以提高压实度,超过某个极限,靠增加重量提高压实度变得困难,反而会大大增加整机能耗。
2)振动压实
振动压实可以有效解决静压压实效率较低的问题。在压实过程中,振动轮内部高速旋转的偏心轴产生的强烈振动使沥青混合料各组分之间由静摩擦变为动摩擦(摩擦力降低),液相和固相容易发生滑移,强制“挤出”空气,压实效率明显提高。
3)揉搓压实
揉搓是利用对沥青混合料施加交变剪切力作用使被压实材料发生相对滑移、重新排列,“挤出”空气而变得密实,轮胎压路机就是典型的揉搓压实设备。
4)智能化压实
智能化压实是通过在振动压实设备上安装压实质量检测系统和压实力无级调节系统等来实现的,可根据压实程度输出相应的压实力。
但是,目前的压实方法普遍存在压实不足的问题,比如空气“挤出”不彻底,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因此,研究一种压实效果好且效率高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新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压实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真空压实装置。它通过在一真空环境下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压实,不仅有效的保证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要求,还节省人力物力,显著提高生产率。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新装置,包括压路机,在压路机中部下方,即压路机前轮和后轮中间设置有一个真空室,真空室内设置有碾压轮,其中真空室由上密封圈、下下密封圈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形成真空环境。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其他技术特点:
所述的碾压轮为小型钢轮。
所述的前轮为橡胶轮胎,后轮为钢轮。
本实用新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装置,既能满足压实度要求,又能显著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数字分别表示以下含义:1、压路机,2、前轮,3、后轮,4、碾压轮,5、上密封圈,6、下密封圈。
图2为真空加载对微观孔隙的影响对比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真空压实装置,具体包括压路机1,在压路机1中部下方,即压路机1前轮2和后轮3中间设置有一个真空室7,真空室内设置有碾压轮4,其中真空室7由上密封圈5、下下密封圈6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形成真空环境。
其中碾压轮4,为小型钢轮,它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前轮2为橡胶轮胎,后轮3为钢轮
当摊铺机在摊铺好沥青混凝土面层以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装置进行碾压。传统的压实方法是先用橡胶轮胎压路机初压1~2遍,通过揉搓作用初步将沥青混凝土内部的空气“挤出”,使沥青混合料密实;再用单(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动复压4~6遍,使沥青混合料进一步被压实或基本达到工程要求的压实度;最后采用单钢轮压路机终压1~2遍,通过钢轮自重消除轮迹,得到平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该压实方法至少需要3种压路机按顺序重复进行碾压。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前轮为橡胶轮胎,中部在真空室内采用钢制碾压轮,后轮采用钢轮,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路面碾压仅需一台真空压路机碾压3~4遍即可达到传统压实方法所采用的组合压路机相同的压实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4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