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攻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5951.0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5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蔡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凯特洛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00 | 分类号: | B23G1/00;B23Q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46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攻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攻牙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用的攻牙机体积较大,一般都是用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攻牙的攻进与退出的。当电机正转时,攻牙攻进;当电机反转时,攻牙退出。用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攻牙的攻进与退出的方法效率低,可靠性差,也会使得电机的寿命大大减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攻牙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攻牙机,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杆驱动正转驱动轮正向转动,所述驱动杆通过换向装置连接反转驱动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杆驱动反转驱动轮反向转动,从动摩擦轮设置于所述正转驱动轮与所述反转驱动轮之间,所述从动摩擦轮通过齿轮择一地与所述正转驱动轮或所述反转驱动轮齿合,所述从动摩擦轮通过传动杆驱动丝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正转驱动轮位于所述反转驱动轮上方,所述正转驱动轮和所述反转驱动轮之间形成容纳从动摩擦轮的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装置为导轮。
因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攻牙机,采用正转驱动轮与反转驱动轮分别驱动从动摩擦轮,实现从动摩擦轮正转与反转,所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改变电机转动方向才能切换丝锥转动方向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攻牙机操作简便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攻牙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攻牙机,包括驱动电机1,其转动方向如图1箭头所示,驱动电机1通过驱动杆2连接正转驱动轮3和反转驱动轮5。如图1箭头所示,正转驱动轮3的转动方向与驱动电机1的转动方向一致,即正向转动,驱动杆2通过换向装置连接反转驱动轮5,以使反转驱动轮5的转动方向与驱动电机1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反向转动,换向装置可以是导轮、换向轮或其他换向机构。正转驱动轮3与反转驱动轮5之间预留一定空间的腔体,腔体内装有从动摩擦轮4,从动摩擦轮4通过齿轮择一地与正转驱动轮3或反转驱动轮5齿合连接,三者之间留有合理的间隙。从动摩擦轮4通过传动杆6来驱动丝锥7作转动。
当攻牙攻进时,正转驱动轮3与从动摩擦轮4相互齿合,正转驱动轮3带动从动摩擦轮4转动,由于正转驱动轮3的转动方向与驱动电机1的转动方向一致,因此从动摩擦轮4的转动方向也与驱动电机1的转动方向一致,从动摩擦轮4通过传动杆6来驱动丝锥7来完成攻牙攻进的动作。
当攻牙退出时,从动摩擦轮4退出与正转驱动轮3的齿合,反转驱动轮5与从动摩擦轮4相互齿合,反转驱动轮5带动从动摩擦轮4转动,由于反转驱动轮5的转动方向与驱动电机1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从动摩擦轮4的转动方向也与驱动电机1的转动方向相反,从动摩擦轮4通过传动杆6来驱动丝锥7来完成攻牙退出的动作。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攻牙机不管是攻牙攻进或是退出,其驱动电机1的转动方向始终保持不变,不仅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增强了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凯特洛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凯特洛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5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