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扫描显微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6548.X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丕轩;周斌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麦克斯(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姚姣阳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扫描 显微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显微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扫描显微镜系统。
背景技术
组织中的细胞结构的改变被用来探测病理学状态,评估癌前状况和探测癌症。组织样品的载玻片被用来分析多种样品。从病人身上取得的组织样品由病理学家分割和固定在一个载玻片上染色和显微镜检查。组织的形态(可见的结构和形状)被分析来提供定性的分析和识别病理学改变。随着计算机和静止数字成像设备的出现,扩展了组织病理学的领域,通过使用机械设备来诊断和定量调查。自动成像系统变得越来越适于扫描载玻片和记录计算机分析的信息,作为数字文件储存便于以后观察,也可以通过交流系统分享,包括计算机互联和网络。由于载玻片上组织和分析的种类,以及使用的扫描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不同的成像模式是可取或必要的。例如,在亮区域载玻片扫描的情况下,载玻片可以通过使用红色、绿色和蓝色光线,或者使用更大数量的狭窄频带枢纽(称作多光谱成像),或者使用一些组织的深度(称为Z射线成像)成像。RGB和多光谱成像与Z射线成像结合。亮区域和荧光在相同的仪器中是可获得的,作为成像的可选择的形式。因此,仪器越来越能够使用不同的模式扫描,自动化需要仪器能够选择每个被扫描的载玻片的最佳操作系数。
光学显微镜使用的是微型显微镜阵列,或者多物镜阵列显微镜,或者简称为阵列显微镜。每个微型显微镜包括大量光学元件,根据相应的像平面放置,与样品图像共轭。阵列显微镜进一步包括大量成像传感器,相应于独立的光学元件,合成来捕捉样品部分的成像信号。在这样的阵列显微镜中,微型显微镜的线型阵列提供相邻的阵列,跨越样品的第一维度(y轴方向),样品被转换到视野的第二维度(x轴方向)来成像整个样品。因为每个微型显微镜物镜的直径比视野的直径大(例如两个直径为2mm和250μm),成像阵列的独立显微镜相交错,因此较小的视野沿着第一维度在第二维度(扫描的方向)的抵消。作为微型显微镜的行的交错安排的结果,每个光学系统的线性扫描所覆盖的连续条与相邻的光学系统所覆盖的连续条本质上没有重叠。在每个获取帧中,每个微型显微镜发射样品物体的一小部分成像数据直接到探测器,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操作独立的帧数据形成整个样品的成像。因此,探测器阵列提供一个有效连续线性覆盖沿着第一维度,消除显微镜在这个方向上机械转化的需要,通过允许沿着第二维度独立扫描完全覆盖样品表面可以增加成像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光学扫描显微镜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光学扫描显微镜系统,包括一用于放置载玻片的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的上方分别设置一用于使所述载玻片中样品成像的扫描显微镜和一用于识别所述载玻片中样品的样品信息的传感器,所述载物台的下方设置有一光源;所述扫描显微镜与一用于捕获所述载玻片中样品的图像数据的检测器连接,所述检测器与一计算机连接,将所述图像数据传输至所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还包括一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出端与一孔径控制器连接,所述孔径控制器与所述光源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光学扫描显微镜系统,其中:所述载物台上还包括一用于将复数个的载玻片有序地放置在载物台上的投料器。
优选的,上述的光学扫描显微镜系统,其中:所述样品信息设置在所述载玻片的标签中,所述传感器为扫描仪。
优选的,上述的光学扫描显微镜系统,其中:所述计算机与一监视器,一打印机或者一电信端口中的一种或多种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光学扫描显微镜系统,其中:所述载物台的上方还设有一落射照明光源,所述落射照明光源包括一落射照明光源孔径控制器,所述落射照明光源孔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在多种成像模式下扫描一个组织样品,通过大量用来存储、透射、计算机化分析和可视化检查的载玻片的自动化成像系统,取得优化组织成像的质量的效果。相比于操作从第一次扫描到产生改善的图像而得到的最初成像,或者在最初成像的检查之后在不同成像模式下对相同的载波片重复扫描,本实用新型针对于利用分析组织类型和寻找分析类型的已知的信息来优化第一次扫描的成像模式。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地、连续地产生组织图像,从而使分析(可视的或计算机化的)不需要重复的扫描就可以直接进行。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麦克斯(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帝麦克斯(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65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缸体气压检测定位装置
- 下一篇:环室正压流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