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水式整体结构防水通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6599.2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伍建;孙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艾珀耐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2 | 分类号: | F24F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水 整体 结构 防水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厂房屋顶的新型引水式整体结构防水通风器,属于通风器的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通风器用于为室内通风,是一种应用于工业厂房屋顶的通风设备,在各种类型的厂房中均能实现通风效果,运行无需能耗,无需操作,所以其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现有的通风器中,相邻构件之间的连接处通常采用密封胶密封,以达到防雨的目的;或采用胶条等采用封堵方式达到防水的目的;如出现密封不好、密封失效或密封损坏,必将导致漏水;另外,压型彩钢板的顶部为水平设置,雨水可能会部分聚集在顶部,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其顶部变形并出现裂缝,从而导致漏水;进而影响产品的寿命并可能影响工厂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引水式整体结构防水通风器,这种通风器通过整体结构引导水流方向而防水,不需使用密封胶和密封胶条,所以防水效果理想且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引水式整体结构防水通风器安装于屋顶,其下端设有洞口,包括支撑架、压型彩钢板、防雨板、内天沟、泛水板和端头板,所述压型彩钢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在正上方中部设置通风口,所述防雨板安装在所述通风口的下方,所述内天沟安装于所述防雨板的两端,所述泛水板安装在所述防雨板下方的支撑架上,所述端头板安装于所述压型彩钢板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泛水板安装在所述防雨板下方的洞口外侧方向的支撑架上且超过所述洞口外侧的水平距离为150mm,所述压型彩钢板的顶部由内而外向下倾斜并与水平面之间呈2—20度的夹角,所述压型彩钢板的顶部超过所述洞口外侧的水平距离为500mm;所述压型彩钢板与所述端头板之间通过直角型彩钢板连接,所述通风口两端的支撑架与所述端头板之间通过“U”型彩钢板连接;所述内天沟位于所述洞口外侧的水平距离为250mm。
在压型彩钢板的顶部设置由内而外向下倾斜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使落到压型彩钢板的顶部的雨水能即时流下,不会在顶部形成积水,从而不会造成压型彩钢板顶部的破坏。
通过设置直角型彩钢板和“U” 型彩钢板连接,使端头板与压型彩钢板及支撑架之间的连接处不会浸水,同时也不用密封胶密封,使其寿命更长。
压型彩钢板的顶部超过洞口外侧的水平距离达500mm,避免造成飘雨等原因漏水。
内天沟位于洞口外侧的水平距离达250mm,避免因天沟漏水落入洞口之中。
泛水板安装在防雨板下方的洞口外侧方向的支撑架上且超过洞口外侧的水平距离达150mm,避免雨水通过泛水板渗透到室内。
挡雨板通过暗扣式结构进行无缝连接,避免雨水通过挡雨板进入洞口内。
作为最佳方案,所述压型彩钢板的顶部由内而外向下倾斜并与水平面之间呈5度的夹角,这个角度太大会影响防雨板的安装和通风效果,太小达不到引水下流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防雨板两侧的下方设置有底部水平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底部设置有数个垂直方向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泛水板的底板的上方。排水槽和排水管能够引导雨水流到泛水板的底板上,而不会浸蚀支撑架,所以保护了支撑架,延长了支撑架的寿命。
更进一步,所述排水管的下端设置有端口向外的弯头。这样使排水管流出的水更加远离支撑架下端的安装位,避免溅起的水花通过支撑架安装缝隙渗透到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结构的改变,有规律的引导雨水自然排出,防止漏水以及雨水侵蚀内部构件,并不需使用密封胶、胶带和胶条,不但防水效果好,而且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变完全不影响通风器的通风效果,而且成本低、安装方便,推动了通风器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引水式整体结构防水通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压型彩钢板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U” 型彩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直角型彩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内天沟、泛水板、排水槽及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传统通风器中内天沟、泛水板、排水槽及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艾珀耐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艾珀耐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65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中央空调蒸汽供热节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磨损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