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粪便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7865.3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9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粪便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处理粪便的装置,属于固体废弃物的生物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迈入二十一世纪,伴随在技术上取得划时代成就和进步的同时,在生态学方面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经危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其中,人类自身的排泄物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在许多地区,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排入江河湖泊,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粪便处理采用厌氧池的方式处理,把城市的粪便集中收集到几个大的厌氧池中,经过厌氧、发酵,达到无害化后排放。这种处理办法经济实用,但是占地面积大,处理周期长,厌氧池底粪渣易板结。 针对粪便处理中存在问题,人们提出生态厕所的概念。
生态厕所用这些生物质作为反应基质处理人体排泄物,在处理粪便过程中不需要用水、不需抽粪,不仅充分利用了资源,缓解了环境压力,还节省了水资源,达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蜣螂,从生态学角度而言,是分解者,是食粪生物,即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蜣螂被自然界选择为专业的粪便处理者,其工作就是处理粪便,被称为“自然界清道夫”。蜣螂采用两种方法对粪便进行处理。一是直接以粪便为食物,将粪便吞食。粪便被蜣螂消化后形成CO2、H2O和蜣螂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少量的残渣。但是,目前还未有针对蜣螂的生态厕所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粪便处理装置,该装置是根据蜣螂是食粪生物,且能掩埋粪便的行为而设计的,装置可以是一个规则或不规则立方体,在箱体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粪便入口1和一个以上的粪便移除口2,箱体底部3与地面形成20-30度的倾夹角,利于被处理后的粪便移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粪便入口带有挡板4,防止蜣螂逃脱。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倾斜底部带有可拆卸的隔板5,以减少蜣螂之间的干扰,隔板的排列与粪便残渣移除口平行,不干扰粪便残渣的移除。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装置中装填锯末与粘土的混合物,混合物体积是装置总体积的45-85%,将蜣螂培养于混合物中用于处理进入装置中的粪便,蜣螂的培养温为20-30℃,湿度为15-30%,养殖密度为20-30对/m2,处理后残渣从粪便移除口移除。残渣可以作为花卉等植物的栽培土,实现粪便的资源化,其中锯末和粘土的混合比例为质量比1-3:2-4。
装置的工作原理:当粪便由入口进入装置内部,粪便先达到锯末与粘土的混合物的表面,蜣螂开始对粪便进行食用,如果粪便有剩余,蜣螂可以将粪便进行掩埋入锯末与粘土的混合物中,达到对粪便的处理与处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采用本装置处理粪便,成本低,占地少,处理周期短,实验显示蜣螂吞食粪便的速度高效,掩埋粪便快速,无臭味产生,可有效实现粪便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粪便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粪便入口;2是粪便残渣移除口;3是倾斜的底部;4是挡板;5是可拆卸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本粪便处理装置为立方体箱体,在箱体顶部设置有一个粪便入口1,入口带有挡板4,可防止蜣螂逃脱;箱体底部与地面形成30度的倾斜夹角,构成倾斜底部3,有利于被处理后的粪便移除;在箱体上设置有一个粪便移除口2;在倾斜的底部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隔板5,以减少蜣螂之间的干扰。(见图1)
使用该装置时,在装置中装填锯末与粘土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为质量比1:2),混合物体积是装置总体积的45%,锯末与粘土的混合物由粪便入口加入。将蜣螂培养于混合物中用于处理进入装置中的粪便,每日投加500g粪便,蜣螂的培养温为20℃,湿度为15%,养殖密度为20对/m2,蜣螂处理粪便率为100%。
实施例2:本粪便处理装置为方形结构,在箱体顶部设置有三个粪便入口1,每个入口带有挡板4,可防止蜣螂逃脱;箱体底部与地面形成20度的倾斜夹角,有利于被处理后的粪便移除;在箱体上设置有两个粪便移除口2;在倾斜的底部上设置有5块可拆卸的隔板5,以减少蜣螂之间的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7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城市垃圾和煤泥生产再生煤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