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速度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7991.9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双柱;杨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1/00 | 分类号: | G01P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夏素霞 |
地址: | 07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速度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速度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车速信号都是由变速器的涡轮蜗杆传递给车速传感器(或软轴),再由车速传感器(或软轴)传递给车速表。涡轮蜗杆输出臂与传感器(或软轴)的转轴嵌套在一起,转轴上有限位凸起,使车速传感器(或软轴)与涡轮蜗杆的转速同步,该结构的缺点是传递结构受力面积小,而且不对称,容易导致受力面疲劳断裂,涡轮蜗杆输出臂破裂或车速传感器(或软轴)转轴变弯损坏,车速信号不能输出,车速表无指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速度传递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涡轮蜗杆输出臂和车速传感器或软轴的转轴,另外涡轮蜗杆输出臂与车速传感器或软轴的转轴采用插接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插接结构为:涡轮蜗杆输出臂连接端中部设有矩形凹槽,车速传感器或软轴的转轴连接端中部设有与矩形凹槽相适配的连接舌;矩形凹槽两端贯通于涡轮蜗杆输出臂的本体;矩形凹槽宽度为涡轮蜗杆输出臂横截面直径的1/3-2/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速度传递装置中涡轮蜗杆输出臂连接端中部设有矩形凹槽,车速传感器或软轴的转轴连接端中部设有与矩形凹槽相适配的连接舌;矩形凹槽两端贯通于涡轮蜗杆输出臂的本体;矩形凹槽宽度为涡轮蜗杆输出臂横截面直径的1/3-2/3,此种连接结构旋转时受力面积变大,受力面沿旋转轴线对称,不易出现传递结构由于单侧受力引起的疲劳损坏,大大提高了速度输出的可靠性,延长了速度传递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涡轮蜗杆输出臂;2、车速传感器或软轴的转轴;3、矩形凹槽;4、连接舌。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它包括涡轮蜗杆输出臂1和车速传感器或软轴的转轴2,另外涡轮蜗杆输出臂1与车速传感器或软轴的转轴2采用插接结构连接;插接结构为:涡轮蜗杆输出臂1连接端中部设有矩形凹槽3,车速传感器或软轴的转轴2连接端中部设有与矩形凹槽3相适配的连接舌4;矩形凹槽3两端贯通于涡轮蜗杆输出臂1的本体;矩形凹槽3宽度为涡轮蜗杆输出臂1横截面直径的1/3-2/3。
插接结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十字型插接,菱形插接等多种。
工作原理:
涡轮蜗杆输出臂与车速传感器或软轴的转轴接插后,按某方向旋转时,受力面是沿旋转轴线对称的。解决了由于涡轮蜗杆输出臂与车速传感器或软轴的转轴接插并按某方向旋转时,受力面与应力面不沿旋转轴线对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车速输出机构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79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声学多普勒流速仪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检测的自动升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