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蒸汽阀防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9630.8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0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56 | 分类号: | A47J27/56;A47J36/06;A47J36/3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许英伟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蒸汽 阀防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用的改进蒸汽阀防溢装置,具有破泡、防溢、微压的作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大多采用直排式的排气方式,即在煲盖上设有一个蒸汽口,蒸汽通过蒸汽口直接排出煲外,煲内压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另外由于蒸汽为直排,煲内的米饭还会因水分失去过多而造成口感不好。
另有一些电饭煲采用在煲盖的蒸汽阀内设置挡片,使煲内产生的蒸汽不立即排出,来缓冲蒸汽的快速散发,但这种结构过于简单,蒸气阀内的挡片无法有效的使电饭煲内产生微压,而且电饭煲在烹煮时不能较好的破泡,防止汤水溢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改进蒸汽阀防溢装置,其可防止煲内的汤水溢出,而且具有一定微压、保湿的效果,煲内的米饭口感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蒸汽阀防溢装置,包括面盖、衬盖、蒸汽阀和密封装置,所述面盖和衬盖固接,所述面盖设有出气孔和蒸汽阀限流腔,所述蒸汽阀限流腔位于所述出气孔下方,所述蒸汽阀设置于所述蒸汽阀限流腔内,所述蒸汽阀对应所述出气孔设有若干排气孔。
进一步,所述蒸汽阀与所述蒸汽阀限流腔之间设置面盖密封圈,所述蒸汽阀插于所述面盖密封圈内,所述衬盖底部固接固定铝盖,所述固定铝盖设有通孔,所述面盖密封圈中部的凹槽固定于所述固定铝盖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面盖密封圈内设有环形弹性片。
进一步,所述蒸汽阀设有蒸汽阀第一平台,所述环形弹性片与所述蒸汽阀第一平台密封。
进一步,蒸汽阀下部设有和所述排气孔连通的蒸汽通道和限流通道。
进一步,蒸汽阀上分别在顶部与侧部设置若干所述排气孔。
进一步,蒸汽阀两侧设有卡扣,所述蒸汽阀限流腔内设有环筋,所述环筋对应所述卡扣设有卡槽。
进一步,蒸汽阀设有蒸汽阀第二平台,所述环筋与蒸汽阀第二平台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可拆铝盖、密封圈和可拆盖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这种结构,防溢效果好,具有保湿效果和煲内保压效果,并且结构巧妙,便于安装、清洗,易于推广应用。
2、可拆盖框、固定铝盖和密封圈均为可拆式结构,便于安装与更换,清洗更加省力、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蒸汽阀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面盖密封圈立体结构图。
图中,1——面盖; 2——衬盖;
3——蒸汽阀; 4——可拆铝盖;
5——密封圈; 6——可拆盖框;
7——出气孔; 8——蒸汽阀限流腔;
9——排气孔; 10——蒸汽通道;
11——限流通道; 12——面盖密封圈;
13——环形弹性片; 14——通孔;
15——凹槽; 16——卡扣;
17——环筋; 18——卡槽;
19——铝盖出气孔; 20——蒸汽阀第一平台;
21——蒸汽阀第二平台,22——固定铝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蒸汽阀防溢装置,包括面盖1、衬盖2、蒸汽阀3和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可拆铝盖4、密封圈5和可拆盖框6,面盖1和衬盖2固接,面盖1设有出气孔7和蒸汽阀限流腔8,蒸汽阀限流腔8位于出气孔7下方,蒸汽阀3设置于蒸汽阀限流腔8内,蒸汽阀3对应出气孔7设有若干排气孔9,排气孔9设置于蒸汽阀3的顶部和侧部,蒸汽阀3下部设有和排气孔9连通的蒸汽通道10和限流通道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9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