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镁合金制汽车座椅靠背用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0734.0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4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苹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镁合金 汽车座椅 靠背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模具,尤其是一种铸造镁合金制汽车座椅靠背用的模具。
背景技术
由于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汽车的各种配件。例如汽车的座椅靠背就有很多采用镁合金铸造件制备,其一种典型结构由上端部、两侧部及下端部一体成型为一个框架结构,在上端部增设背板,以及背板下部间隔一定距离增设横梁,背板及横梁均起补强作用,以弥补框架整体强度不够的问题。然而上述靠背结构自横梁与下端部之间仍然为空洞的框架形式,强度难以满足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如果座椅靠背框架受到横向撞击,其容易发生横倒。为此,人们想到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补强板或者补强筋,以进一步提高框架的耐撞击强度,然而采用现有镁合金铸造模具那种在外周框架的型腔上设置浇注口的方式,对于整个外周框架而言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将所有型腔填充熔液,以至于离浇注口较远的铸件部位、特别是交角部位,容易生成裂纹,而补强板或者补强筋各个分支则更增加了产生裂纹的几率。
因此,为满足增设更多补强筋从而达到使用强度的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减少甚至杜绝裂纹产生的铸造镁合金制汽车座椅靠背用的模具,将能极大的拓宽镁合金铸件在于汽车座椅靠背零部件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铸造镁合金制汽车座椅靠背用的模具,以减少铸件裂纹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铸造镁合金制汽车座椅靠背用的模具,其具有上端部型腔、两侧部型腔、以及下端部型腔,所述上端部型腔、两侧部型腔和下端部型腔组合构成主体框架型腔;在所述上端部型腔处增设一个背板型腔,所述背板型腔的宽度为所述主体框架型腔高度的1/8;在所述背板型腔下方增设一个横梁型腔,所述横梁型腔到所述上端部型腔的距离为所述主体框架型腔高度的1/4;在由所述横梁型腔、两侧部型腔及下端部型腔形成的四边形框架之间增设一个交叉补强筋型腔,所述交叉补强筋型腔由两个交叉的斜梁型腔构成,所述两个交叉的斜梁型腔构成所述四边形框架的两条对角线;上述各个型腔互相连接的部位彼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熔液浇注口位于所述两个交叉的斜梁型腔的交叉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浇注口设置在交叉的斜梁型腔的交叉部位,实现了增设交叉补强筋的目的,同时防止了增设的交叉补强筋的角落交叉点等部位产生裂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铸造镁合金制汽车座椅靠背用的模具,其具有上端部型腔1、两侧部型腔2和3、以及下端部型腔4,所述上端部型腔1、两侧部型腔2和3、以及下端部型腔4组合构成主体框架型腔;在所述上端部型腔1处增设一个背板型腔5,所述背板型腔5的宽度为所述主体框架型腔高度H的1/8;在所述背板型腔5下方增设一个横梁型腔6,所述横梁型腔6到所述上端部型腔1的距离为所述主体框架型腔高度H的1/4;在由所述横梁型腔6、两侧部型腔2和3、及下端部型腔4形成的四边形框架之间增设一个交叉补强筋型腔7,所述交叉补强筋型腔7由两个交叉的斜梁型腔构成,所述两个交叉的斜梁型腔构成所述四边形框架的两条对角线;上述各个型腔互相连接的部位彼此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熔液浇注口8位于所述两个交叉的斜梁型腔的交叉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苹,未经陈小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0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折支撑卡磁扣塑料平板电脑包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调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