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式电话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1634.X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8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可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兴隆磁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3 | 分类号: | H04M1/03;H04R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3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话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器材,尤其是一种电容式电话筒。
背景技术
电容式电话筒构造通常如图1-2所示,主要包括固定在容器101内壁的、安装有背极102和通气圈103的绝缘材料104,固定在容器101端部的振动膜105,振动膜105与绝缘材料104形成后部空腔106。
其中,通气圈103上的缝隙107与通气孔108连通形成通气管路以实现后部空腔106与外界的连通,而后部空腔106的形状以及通气管路的形状对于电容式电话筒的低频性能以及整体性能具有极大的影响,关于它们的研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以期获得更为稳定的电话筒性能。
然而由于前述的通气圈103在电话筒压紧装配的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力而难免发生变形,从而使得通气圈103上的缝隙107产生变形并导致通气管路的尺寸变化,进而导致阻抗值产生波动而影响话筒的性能和生产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阻抗值波动小、性能稳定的电容式电话筒。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容式电话筒,其包括容器,容器的端部设置振动膜,容器内设有圆盘状绝缘板材,绝缘板材通过铆接部固定在容器内壁上安装的座圈上,绝缘板材中央贯穿有通孔用以固定背极,背极的下部具有与绝缘板材嵌合固接的电极引出部,背极的上部为贯穿有复数小孔的圆盘端面,容器内壁与绝缘板材和振动膜之间形成后部空腔;其特征在于:绝缘板材上设置有通气圈,通气圈上开有通气沟,通气沟与容器壁上开设的通气孔相连通以形成通气管路使得后部空腔与外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在通气圈上开设通气沟的方式替代传统中通气圈断开形成裂缝的方式,从而使得通气圈为完整的圆环,获得了更高的强度,在压紧装配的过程中具有更大的变形抗力,进而使得通气管路的形状保持稳定,也就获得了阻抗值波动小、性能稳定 的电容式电话筒。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电容式电话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电容式电话筒的通气圈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式电话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式电话筒的通气圈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3-4,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式电话筒,其包括容器1,容器1的端部设置振动膜5,容器1内设有圆盘状绝缘板材4,绝缘板材4通过铆接部9固定在容器1内壁上安装的座圈10上,绝缘板材4中央贯穿有通孔用以固定背极2,背极2的下部具有与绝缘板材4嵌合固接的电极引出部11,背极2的上部为贯穿有复数小孔12的圆盘端面13,容器1内壁与绝缘板材4和振动膜5之间形成后部空腔6;其特征在于:绝缘板材4上设置有通气圈3,通气圈3上开有通气沟7,通气沟7与容器1壁上开设的通气孔8相连通以形成通气管路使得后部空腔6与外部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兴隆磁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兴隆磁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16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具黏性的载物带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旋转柱层析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