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驱动三流分料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2034.5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8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珍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三流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料漏斗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驱动三流分料漏斗。
背景技术
现阶段工业生产中,为解决物料向多个方向输送的问题,在皮带输送机的中部安装分料器。现有分料器形式的特点是,通过一台电液动推杆转动三通分料器翻板位置,以达到切换料流的目的。由于一个料流方向为垂直落料、另一个料流方向为斜方向落料,这样的布置形式在满足过料面积的情况下,设备自身高度大,增加了检修难度,相应加大了整体设备的高度,增加了建设投资,而且在改造工程设计中由于现有厂房高度限制,使得此单驱动三通分料器的分料方式在很多的工厂无法应用。
目前已有中部料流切换采用双驱动四通分料器的分料形式。双驱动四通分料器形式的特点是,通过两台电液动推杆切换四通分料器翻板位置达到切换料流的目的。但由于通过两台电液动推杆驱动,增加了设备投资;同时,由于电液分料器用于散装料输送领域,工况比较恶劣,使得两台电液动推杆及用于运行控制的电气元件故障率提高一倍,只要有一台电液动推杆发生故障,整个设备都无法使用,增加了设备检修时间,影响正常生产。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065053.8,公开日2011年08月24日,公开了一份名称为移动式分料漏斗的专利申请文件,该发明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上、下游运料转接的一种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式分料漏斗,包括三通漏斗,三通漏斗的进料腔内设有分料挡板,将三通漏斗的进料腔分隔成分别与左、右出料口相通的左、右进料腔,它还包括一个设在三通漏斗上方的二通漏斗,三通漏斗上方沿左、右出料口两侧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导轨,二通漏斗底部装有与导轨配合的行走轮。该发明在三通漏斗上方设置可以移动的二通漏斗,可以在线调节三通漏斗的分流比例,而且行走阻力小,设备不易损坏,不仅使用寿命长,还可以减少维护成本。但是该专利的分料是通过三通漏斗的进料腔内的分料挡板,分料的调节是通过三通漏斗上方设置的二通漏斗的移动来完成,设备体积大,而且通过移动的二通漏斗控制流量比较困难,流量控制不准确,运行成本高。
中国专利号200920246776.6,公开日2010年09月01日,公开了一份名称为散料输送防卡扇形导流三通分料器的专利文件,该散料输送防卡扇形导流三通分料器,它包括壳体、一个进料口和两个出料口,在壳体内两个出料口之间设置有翻板,在翻板的两侧端分别连接有扇形面板,在进料口内两侧分别设有护板,在两护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导流板。所述的翻板与扇形面板的中部垂直焊接,在扇形面板的两侧端之间连接有支撑筋。所述的两个导流板分别向内侧倾斜,所述的两侧护板的下端分别设置在两扇形面板上端内侧。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可有效避免翻板卡死、堵料现象发生,同时运转快速、灵活,且又具有带负载直接进行切换散料输送功能,能有效保证散料输送稳定运行。该专利是通过一个翻板来完成分料工作,但是由于一般用到分料漏斗的工矿企业分料量都比较大,这样为了满足现有生产的需要,漏斗的体积需要设置的比较大,翻板的高度需要设置的比较高,增加了进料口的高度,也增加了设备的成本,由于进料口的高度较大,运输的粉料在下落的过程中很容易摔碎,引起大量的粉尘,恶化工厂的生产环境,威胁工人的健康。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单驱动三通分料器存在高度大,易引起粉尘,威胁工人的健康、双驱动四通分料器设备投资大、故障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驱动三流分料漏斗,其能通过使用两个分料板,有效的降低整体设备的高度,同时只采用一个液压装置,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驱动三流分料漏斗,包括壳体,还包括分料装置,所述的壳体上方有进料口,壳体下方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的第二出料口位于中间位置,第一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分别在第二出料口的两边;所述的分料装置由伸缩杆、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和两个分料挡板组成;所述的伸缩杆、两个第一连接杆和两个第二连接杆都位于壳体的外部,两个分料挡板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的伸缩杆与两个第一连接杆通过铰链连接,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分料挡板依次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铰链连接,第二连接杆与分料挡板之间通过第二铰链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与分料挡板之间的夹角是固定的;所述的两个第二铰链分别固定在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之间、第二出料口与第三出料口之间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20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