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发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4401.5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4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葛明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发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发药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求医者对医院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药房作为医院的第一窗口,代表着医院的形象。自动化药房己在医院中广泛使用, 发药机作为自动化药房的关键部件,其效率、稳定性以及对不同药盒的适应性直接影响药房自动化设备的运转及功能。
现有的发药机都采用活动式的储药结构来收容并转移药品,然而现有的发药机缺少对于储药结构的固定结构,导致储药结构容易在发药机中移动位置无法精确限定,容易造成储药结构无法到位,进而造成发药机出药故障,严重者容易造成发药机出药阻塞,造成药品提供故障。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旋转发药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旋转发药机。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发药机,其包括:
用于收容药品的支撑板、及用于转移所述支撑板的转移槽,所述旋转发药机还包括顶紧构件及连接所述顶紧构件的控制构件,所述支撑板移动的区域包括第一位置,所述控制构件控制所述顶紧构件停止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构件包括传感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构件包括连接所述顶紧构件的顶紧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紧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顶针,所述两个顶针相对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针前端设置有塑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发药机,通过转移槽调整上旋转发药机的支撑板位置,并在转移槽中设置顶紧构件,来限定支撑板的停止位置,避免支撑板脱离发药机所造成的药品散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旋转发药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旋转发药机去除支架后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旋转发药机的侧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旋转发药机在I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旋转发药机去处部分隔离板以及螺旋部后的局部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旋转发药机中隔离板的立体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旋转发药机中螺旋部与动力构件组合后的立体图;
图8为图7所示的螺旋部与动力构件组合后在J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7所示的螺旋部与动力构件组合后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旋转发药机,100;支撑板,10;挂孔组,11;挂孔,1111;第一挂孔列,111;第二挂孔列,112;第一凸条部,121;第二凸条部,122;卡持槽,123;隔离板,20;第一板,21;第二板,22;勾持部,23;螺旋部,30;出药端,31;入药端,32;药品夹持腔,33;动力构件,40;驱动电机,41;转轴,411;中转部,42;第一通孔,421;第二通孔,422;第三通孔,423;挂板,50;挂持缺口,51;长直开口,52;支架,60;第一收容槽,611;第二收容槽,612;卡持钩,6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发药机100,其包括:
支撑板10、垂直于所述支撑板10上的至少两个隔离板20,相邻隔离板20之间定义药品转移腔,每个药品转移腔内均设置有螺旋部30,所述螺旋部30包括相对的出药端31与入药端32,所述入药端32连接有动力构件40,所述动力构件40驱动所述螺旋部30在药品转移腔内自转。
特别的,定义所述螺旋部30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螺旋部30自转的转轴也是朝向第一方向延伸。
类似的,所述支撑板10也朝向第一方向延伸。
具体的,所述第一方向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
其中,所述入药端32位于所述出药端31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4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