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管防回血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4732.9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9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谢世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世庚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8;A61M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管防回血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器,特别是一种引流管防回血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使用时排气难,药液流完处理不及时气泡进入下导管后要继续输液就很麻烦。特别是药液流完后血液回流形成血栓,对病人产生危害。
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已有自动排气和自动止液的产品问世,但防回血的问题尚未能有效解决,有一种逆流防回血输液器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要穿一条纤维线吸液引流,不但穿线的工艺复杂,而且纤维线在滴斗内成为异物,人们无法接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管防回血输液器,能有效防回血,而且工艺简单,同时具有自动排气、自动止液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滴管、滴斗、药液过滤器和下导管。所述的药液过滤器的上盖联接管插入滴斗内,它的顶端封闭,管侧旁有一条输液槽口,管的上部有一个排气孔和一个引流孔,引流孔的下方联接一条引流沟。上盖联接管内有一支排气引流管,它的上口等于或高于引流孔。药液过滤器底座的联接管延伸入底座内,它的顶端封口侧旁有一条长孔与药液过滤器相通,联接管的下部与下导管联通。药液过滤器内所用的过滤膜是一种总厚度等于或大于0.5mm的止液过滤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只需在上盖联接管内加一支排气引流管就能达到防回血和自动排气的功能,药液过滤器内所用的是的止液过滤膜,所以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自动排气、自动止液、防回血等多种功能,结构和工艺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引流管防回血输液器的剖面图。图2是显示上盖联接管内有一支排气管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图1是引流管防回血输液器,它由滴管(13)、滴斗(2)、药液过滤器(1)、下导管(11)组成,药液过滤器的上盖联接管(3)有一条输液槽口(4),一个排气孔(12)和一个引流孔(5),引流孔的下面是一条引流沟(6),图2可见上盖联接管内有一支排气引流管(7)。药液过滤器的底座联接管(8)的上部有条排气输液长孔(9),下部与下导管(11)接通。
以图为例,药液经滴管(13)进入滴斗(2)并将滴斗内多余的气体经排气孔(12)和排气引流管(7)自动排出。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滴斗内的药液要达到一定量,重力超过表面张力后药液才从上盖联接管(3)的输液槽口(4)流入药液过滤器(1)内,再经止液过滤膜(10)过滤后从底座联接管(8)的排气输液长孔(9)流入下导管(11)。当药液流完只剩下滴斗(2)内的少量残留液时,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残留液沿着引流沟(6)向上经引流孔(5)进入上盖联接管(3)内并从联接管与排气引流管(7)之间的空隙流入药液过滤器(1)。引流沟(6)向上引流要克服液体本身的重力作用,所以很慢,达到微量输液、持久防回血的作用,残留液流完后止液过滤膜自动止液。
本实用新型上盖联接管只有一条输液槽口(4),由于面积少气泡进入的机会也越少,而且止液过滤膜(10)又能阻止气泡通过有效防止滴斗(2)内的气体进入药液过滤器。底座联接管的排气输液长孔(9)防止药液过滤器内的气泡进入下导管(11)达到自动排气无气泡的作用,止液过滤膜(10)自动止液,引流沟维持微量输液达到持久防回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世庚,未经谢世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4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股动脉注射加压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精神科专用固定手臂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