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吸墨量热升华转印数码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6789.2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5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福;吕德水;陈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大海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50 | 分类号: | B41M5/5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吸墨量热 升华 印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印纸,尤其涉及一种高吸墨量热升华转印数码纸。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各种日常用品都离不开优美的图案,所以印刷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印刷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除了喷墨印刷和丝网打印外,人们还研发了热转印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印刷方式分为转印膜印和转印加工两大部分,转印膜印刷采用网点印刷,将图案预先印在薄膜表面,印刷的图案层次丰富、色彩鲜艳,千变万化,色差小,再现性好,能达到设计图案者的要求效果,并且适合大批量生产;转印加工通过热转印机一次加工(加热加压)将转印膜上精美的图案转印在产品表面,成型后油墨层与产品表面溶为一体,逼真漂亮,大大提高产品的档次。
但是,经过热转印的产品,转印的图案一般摸上去手感有些发硬,透气性差。横向拉扯热转印产品时图案会有和承印物对应的细小的裂纹。所以人们进一步研发了热升华转印的技术,如名称为“一种热升华转印图案的方法及应用”,申请人为“林佩姿”,申请日为“2009年9月27日”,申请号为“200910192684.9”,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3月10日”,授权公告号为“CN 101665055A”的中国发明专利所示。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热升华转印图案的方法,其是在拉线或雕刻成型的曲面或平板面上转印图案的方法,首先在成型品表面预先处理,包括抛光、拉线或雕刻、烤漆,采用气染油墨以平面印刷或其他方式印刷成转印纸,再把转印纸贴于曲面或平板面上,用高温升华气染油墨印刷图案,使图案逼真地转印于曲面或平板面上,然后通过烤漆和抛光使产品具有光泽流动的美感和色彩变化,成型材质可以是铜、铝或不锈钢等产品。而现有的热升华转印纸,转印效果也不理想,吸墨量不足,加工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吸墨量热升华转印数码纸,转印效果理想,能迅速吸墨,吸墨量充足,打印加工过程干燥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高吸墨量热升华转印数码纸,包括底纸层和涂层,涂层涂覆于底纸层表面,涂层为吸墨涂层,吸墨涂层的上表面设有防粘隔离层。吸墨涂层为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的多孔复合材料,可以更多更快地吸收打印机喷出的墨水,通过控制吸墨层的多孔结构的空隙大小调节满足大吸墨量需求,产品具有强吸墨性,可以快速吸墨,吸墨量充足,加工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高。
作为优选,吸墨涂层为多空隙结构,其厚度为0.01~1.5毫米。
作为优选,防粘隔离层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层。
作为优选,防粘隔离层的厚度>0.015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吸墨量热升华转印数码纸,转印效果理想,能迅速吸墨,吸墨量充足,加工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高,而且能使纸中的升华染料充分升华,染料中的焦油被残留在转印纸上不会污染承印物,从而被转印的材料有完美逼真的色彩还原、颜色饱和鲜艳、图像细节分明、节约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吸墨量热升华转印数码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高吸墨量热升华转印数码纸,如图1所示,包括底纸层1和涂层,涂层涂覆于底纸层1表面,涂层为吸墨涂层2,吸墨涂层2的上表面设有防粘隔离层3。
吸墨涂层2为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混合物。吸墨涂层2具有强吸墨性,可以快速吸墨,吸墨量充足,加工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高。
吸墨涂层2为多空隙结构,其厚度为0.5毫米。
防粘隔离层3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层。
防粘隔离层3的厚度0.02毫米。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大海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大海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67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