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祛根环形涡轮紊流压力补偿滴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7201.5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0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薛瑞清;战国隆;谢永生;王冲;李文多;王飞;田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4 | 分类号: | B05B1/34;B05B15/02;A01G25/06;C02F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环 涡轮 紊流 压力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滴灌系统中的滴头,尤其涉及铜祛根环形涡轮紊流压力补偿滴头。
背景技术
地下滴灌核心焦点问题是易堵塞。近年来,世界各地通过大规模的田间试验发现,地下滴灌普遍存在负压吸泥、作物根系入侵灌水器、容易堵塞等严重问题;而且,造成堵塞的主要原因都大致相同:一是与地上滴灌灌水器一样,地下滴灌同样存在内部水中微小固体颗粒、细小毛状物及化学微粒等物质,附着在流道壁及死角处形成栓柱核,发育成泥团造成流道堵塞。二是地下灌水器埋设于地下,出水口被土壤包围,当灌溉管道停水时刻,瞬间毛管中产生的负压能够将土壤中自由微小颗粒吸入灌水器的微孔,发生负压吸泥现象而堵塞滴头。三是由于地下灌水器埋设于作物的根部,植物根的向水性生长,会使作物的毛根进入地下灌水器的滴水孔,造成堵塞。
科学研究表明,多种重金属对作物尤其是根系有毒害作用,在重金属含量超出一定临界值时,对植物生长和环境造成危害性影响和污染破坏。其中重金属铜不仅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元素,又可与植物分泌的有机酸相互作用产生二价铜离子,当铜离子积累浓度达到或介于一定范围区间时,就会对作物尤其是根部生长产生胁迫性抑制作用;当超过一定临界值时,作物停止生长或死亡。因此,利用重金属铜对植物根际环境的胁迫性影响原理,发明了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根系起到抑制、屏蔽作用,有效提高抗堵塞功能的铜祛根环形涡轮紊流压力补偿滴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铜祛根环形涡轮紊流压力补偿滴头,包括上盖片、弹性膜片、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片为含有铜祛根剂的混合注塑件,其正面呈平弧形,其长边侧壁设有上盖卡条,其短边侧壁设有卡扣件;所述下壳体为设有腔体且呈长方形的注塑件,其长边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上盖卡条相匹配的向内凸出卡槽;所述腔体内短边两侧分别设有膜片格挡Ⅰ、膜片格挡Ⅱ,该膜片格挡Ⅰ与膜片格挡Ⅱ之间镶嵌有所述弹性膜片;
其中:所述上盖片正面设有环形涡流流道,该环形涡流流道的一端设有流道进水口,其另一端设有回环水孔Ⅰ;所述环形涡流流道外侧设有舌台,该舌台上设有出水孔Ⅰ;
所述上盖片背面设有流线型流道,该流线型流道的一端设有回环水孔Ⅱ,其另一端设有出水孔Ⅱ;沿所述流线型流道外侧依次设有第三道阻水圈、第二道阻水圈、第一道阻水圈;所述回环水孔Ⅱ与所述回环水孔Ⅰ相通;所述出水孔Ⅱ与所述出水孔Ⅰ相通;
所述下壳体底面设有梳形流水槽,该梳形流水槽的居中位置呈“艹”字形设置7组进水口,其中在居中设置一组7条进水口Ⅰ;所述进水口Ⅰ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Ⅵ、进水口Ⅶ,其一侧分别设有进水口Ⅱ、进水口Ⅲ,其另一侧分别设有进水口Ⅳ、进水口Ⅴ;所述下壳体底面沿2/3处设有横向凸台;
所述7组进水口依次在所述腔体内对应设有7个进水槽;所述7条进水口Ⅰ对应的进水槽分别设有流水缺口、进水槽边缘凸台;所述横向凸台在所述腔体内对应设有深水槽。
所述第三道阻水圈、第二道阻水圈、第一道阻水圈均呈环形闭合凸台圈。
所述环形涡流流道和所述流线型流道的流道单元均为圆弧状。
所述梳形流水槽由20个均匀设置、且一端相连的平行直线凹槽构成。
所述弹性膜片的厚度为0.8mm,其硬度为43。
所述7个进水槽均设有窄缝进水口。
所述膜片格挡Ⅰ和所述膜片格挡Ⅱ的高度均等于所述弹性膜片厚度与所述进水槽边缘凸台高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在滴头上盖片正面环形涡轮流道、背面流线型流道,并将两个流道回环联通,大幅提升了滴头紊流消能效果和压力补偿功能。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上盖片为含有铜祛根剂的混合注塑件,因此,利用重金属铜对植物根际环境的胁迫性影响原理,水流经过滴头上盖片正面、背面流道与铜粉发生反应,携带铜酸离子带水流出,对根系起到抑制、屏蔽作用,可防止根系入侵灌水器造成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7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筛网
- 下一篇:一种利用一步法制备苝酰亚胺纳米纤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