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卡紧活口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7693.8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7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姚昊东;蒋威;孙劼;陈晓平;胡如夫;程晓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活口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口自动调节尺寸卡紧螺母螺栓的棘轮扳手。
技术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活动中,经常使用各种类型的扳手,呆头扳手无法调节尺寸,螺栓型号多样致使整套扳手数量多,无法在狭小的工作空间实现快速拧螺栓,携带、工作都不方便;传统活口扳手可以调节开口尺寸,但调节过程比较麻烦,很难与需要拧紧的螺栓紧密匹配,容易打滑;传统套筒棘轮扳手解决了狭小空间工作难的问题,但都配有一整套套筒,数目多,容易遗失。每种套筒扳手都配有各自的一套套筒,需要一个配套的盒子来放置,存放、携带不方便。工作时需要更换套筒来配合需要拧紧的螺母,费时费力。传统可调套筒,结构复杂,容易损坏,制造装配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自动卡紧活口扳手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携带更为方便、制造装配成本低廉,结实耐用,使用简单便捷的适用各种型号螺母螺栓的自动卡紧活口扳手。本新型扳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新型自动卡紧活口与棘轮扳手的有机组合。该工具由自动卡紧活口机构和棘轮机构两部分组合而成。
1.自动卡紧活口机构:
自动卡紧活口机构由V型卡槽和卡条两部分组成。开口60°的V型卡槽,固定在棘轮内圈的内侧,用于嵌装螺母,卡紧螺母时,卡槽的两条边刚好与螺母两条呈60°的边重合;卡条呈长条状,一端有一凸轮,凸轮面上经过防滑处理,在工作时可以更好地卡紧螺母,不打滑,卡条的另一端与棘轮棘爪形状一样,卡条上有一孔,用于和棘轮内圈的销连接,槽棘轮内圈上有一通孔,卡条从中穿过,与棘轮内圈以销连接,可以绕该销转动。工作时,卡条受到棘轮外圈齿的力的作用,绕销转动,凸轮端接触到螺母,会受到螺母反向的力,卡条受力平衡,不再转动,与V型卡槽的两边将螺母卡紧,从而实现自动调节尺寸,卡紧螺母的功能。
2.棘轮机构:
该棘轮机构由两个带齿的圆环组成。棘轮外圈外侧与扳手手柄固定相连,内侧是固定的均布棘轮齿;内圈外侧有可活动的均布棘爪,棘爪和内圈之间销连接,棘爪可以绕销转动。棘爪和棘轮内圈之间有弹簧连接,使棘爪和棘轮外圈齿保持接触。扳手手柄两面分别刻有“正”、“反”字样,工作时,将刻有“正”字的面朝向使用者时,顺时针方向转动扳手,棘爪和棘轮外圈齿卡在一起,齿间受力,逆时针反向转动,棘爪从棘轮外圈齿的齿背滑过,与其分离,齿间不受力,起到单向受力的作用,使该扳手可以往复摆动,棘轮内圈带动螺栓单向间歇运动,便于在狭小空间中拧紧螺母螺栓。可拧紧右旋螺栓,拧松左旋螺栓;刻有“反”字的面朝向使用者时,顺时针方向转动扳手,棘爪和棘轮外圈齿分离,齿间不受力,逆时针反向转动,棘爪和棘轮外圈齿卡在一起,齿间受力。可拧松右旋螺栓,拧紧左旋螺栓。简单便捷的实现了棘轮换向工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卡紧活口扳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卡紧活口扳手棘轮外圈与手柄组合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动卡紧活口扳手棘轮内圈V型卡槽组合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自动卡紧活口扳手卡条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动卡紧活口扳手自动可调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棘轮外圈和手柄的组合体;2.销;3.卡条;4.棘轮内圈和V型卡槽的组合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的自动卡紧活口扳手,包括棘轮机构(1)(4),自动卡紧活口机构(3)(4)。
如图2所示,棘轮外圈(1)--①外侧与扳手手柄(1)--③固定在一起。棘轮外圈(1)--①内侧有固定的均布棘轮齿。扳手手柄(1)--③是等轴力杆,工字型截面增加了手柄的强度和刚度。手柄上刻有“正”字(1)--②,反面相同位置刻有“反”字。
如图3所示,棘轮内圈(4)外侧均布可活动的棘爪(4)--③,与棘轮外圈(1)--①形成棘轮机构。棘爪(4)--③与棘轮内圈(4)之间销(4)--④连接,安装有回复弹簧(4)--⑥,使棘爪(4)--③和棘轮外圈(1)--①保持接触。V型卡槽(4)--⑤开口夹角为60°,V型卡槽(4)--⑤与棘轮内圈(4)固定连接。棘轮内圈(4)上打一销孔(4)--②。在有销孔(4)--②位置的棘轮内圈(4)壁上打一通槽(4)--①。
如图4所示,卡条(3)一端是凸轮(3)--①,凸轮(3)--①表面经过防滑处理,有方格纹理。卡条(3)上打一销孔(3)--②。卡条(3)另一端与棘爪形状相同。
如图5所示,卡条(3)穿过棘轮内圈壁上的通槽(4)--①与棘轮内圈(4)以销相连接。可以绕该销转动。棘轮内圈(4)、卡条(3)共同组成的自动卡紧活口机构嵌装在棘轮外圈(1)--①内。V型卡槽(4)--⑤中嵌入一个螺母,V型卡槽(4)--⑤的两条边与螺母呈60°角的两条边紧密接触,再顺时针转动扳手手柄(1)--③,棘轮外圈(1)--①卡齿给卡条(3)一个顺时针方向的力,卡条(3)也随之转动,当卡条(3)的凸轮(3)--①接触到螺母(5),会受到螺母的一个逆时针方向的力,此时卡条受力平衡不再转动,同时卡条(3)与V型卡槽(4)--⑤自动将螺母卡紧,达到了自动调节套筒尺寸的功能,扳手顺时针转动拧紧螺母。当在狭小的工作空间工作时,无法大幅度转动扳手。扳手具有棘轮机构(1)(4),将手柄刻有“正”字(1)--②的一面朝向使用者时,顺时针方向转动扳手,棘轮机构(1)(4)棘爪(4)--③和棘轮外圈(1)--①卡在一起,逆时针转动,内外齿脱离不受力,可以顺时针拧一个小角度,再后退一个角度,如此往复摆动,便可以将螺母拧紧。实现了狭小空间方便快速拧螺母的功能。拧松螺母的工作原理与拧紧螺母的完全一样,工作时将手柄(1)--③上刻有“反”字(1)--②的一面朝向使用者,反向摆动扳手手柄(1)--③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76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