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整体侧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8149.5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秦辉;郝军伟;余卫华;李玉华;朱帮兴;乾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胡红林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整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覆盖件,具体地指一种汽车双排整体侧围。
背景技术
带有门腔的汽车覆盖件容易在门腔的拐角处产生裂口,如凯普斯达车型采用的双排整体侧围,该双排整体侧围的门腔拐角处易出现开裂。究其原因,该拐角处的材料处于双向拉应力状态,即切向拉应力δθ>0,径向拉应力δr>0,通过网格画线法测得在平面压料过程中,压料前线长为100mm,压料成形后为130mm,其成形度α=(130/100-1)x100%=30%,因此该处成型属于危险级别,必然导致出现开裂口。
为了防止出现裂口,目前在实际调试过程中,通常采用调整毛坯尺寸、降低该拐角处拉延筋高度、增加润滑等措施防止开裂,但是这些方法只是从外部进行辅助性的改进,并没有从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因此无法彻底防止开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整体侧围,通过改变整体侧围门腔拐角处的物理结构,能够有效防止该处的开裂。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整体侧围,包括门腔,所述门腔的拐角处向外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门腔包括前门腔和后门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的长度为160mm、宽度为150mm、且高度为45mm,外围圆角为R5~R7mm。
本汽车整体侧围门腔拐角处的凸起形状能将拐角两侧的材料向中间拉动,该拉动力与拐角处的拉应力抵消,同时将拐角两侧的材料向拐角拉动,减小拐角处毛坯变薄的程度,有效地避免了拐角处的开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整体侧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凸起在衬底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图5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以汽车双排整体侧围1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适用于汽车整体侧围的门腔拐角,并不限于汽车双排整体侧围。
如图1所示,双排整体侧围1包括前门腔2和后门腔3,前门腔2和后门腔3的拐角处均有向外凸出形成的凸起4。
为了便于说明凸起4的结构,将凸起4置于衬底5上,其结构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凸起4的长度为160mm、宽度为150mm、高度为45mm,且外围圆角为R5~R7mm。
当前门腔2和后门腔3的拐角处受到切向拉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时,凸起4将拐角处的材料向拐角拉动,能够减小拐角处毛坯变薄的程度,避免拐角处的开裂。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通过在汽车整体侧围拉延模相应部位设置凸起的形状,从而能够制取在门腔拐角处具有凸起结构的汽车整体侧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8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角度风向型保健空调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双面板LED发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