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制圆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8256.8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0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厉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欧品轩竹木傢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5/00 | 分类号: | A47C5/00;A47C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傅契克 |
地址: | 3536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常用的凳子,尤其涉及一种竹制的圆凳。
背景技术
竹制凳子由于其材质环保且不笨重,受到许多人的青睐。但,由于现有的凳子的凳脚上设有的加固结构多为横挡粘合制成,此加固结构稳定性差,使用久了,加固结构很容易从粘合处断开。并且,大多凳子采用螺丝实现凳面与凳脚的固定连接,螺丝容易松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且使用轻便的竹制圆凳。
一种竹制圆凳,包括竹制凳面和与竹制凳面相连的支撑于地面的若干条竹制凳脚,竹制圆凳还包括支架,支架位于竹制凳脚之间,支架由两根横挡组成,所述的两根横挡中部均设有凹槽,两凹槽相互嵌制配合呈“十”字形结构,每根横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应的两个竹制凳脚上。这样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竹制圆凳的稳定性。
凹槽的宽度稍小于横挡的宽度,这样可使两根横挡之间形成紧配合,连接更牢固。
进一步的设计在于:在凹槽内横挡上均设置螺纹孔。在工作过程中,两根横挡的紧配合连接,螺丝加固,增加了支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竹制圆凳整体的稳定性。
所述的横挡的两端部变细,竹制凳脚内侧设有榫槽A ,此榫槽A 与横挡的端部相配合,可以使支架与竹制凳脚连接更稳固。
所述的竹制凳脚上方设有榫头,竹制凳面的底部也设有与榫头相配合的榫槽B,可以使竹制凳脚与竹制凳面的连接更稳固。
在实施过程中,横挡最好也为竹制。
所述的竹制凳脚中部呈向外拱起的弧形A,下部呈向内拱起的弧形B, 弧形A的弧长大于弧形B的弧长。这样的设计可使竹制圆凳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倾斜,使用更安全。
为了保证竹制圆凳的良好的平衡效果,竹制凳脚的条数为偶数,且≥4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两横挡形成的 “十”字形结构的装配示意图,两凹槽均指示4,装配线用单点划线;
图4为横挡的俯视图;
图5为竹制凳脚的侧视图;
图6为竹制凳面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竹制凳脚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竹制圆凳,包括竹制凳面1和与竹制凳面1相连的支撑于地面的若干条竹制凳脚2,所述的竹制圆凳还包括支架,支架位于竹制凳脚2之间,支架由两根横挡3组成,两根横挡3中部均设有凹槽4,两凹槽4相互嵌制配合呈“十”字形结构,每根横挡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应的两个竹制凳脚2上。
在制作此竹制圆凳的过程中,两根横挡3垂直,且,两横挡的凹槽4嵌制配合,制成“十”字形支架。进而,将稳定性良好的“十”字形支架装设在竹制凳脚2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凹槽4的宽度均稍小于横挡3的宽度。
进一步的设计在于:在凹槽4内横挡3上均设置螺纹孔5(如图4所示)。在工作过程中,两根横挡3的紧配合连接,螺丝加固,增加了支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竹制圆凳整体的稳定性。
为了使支架与竹制凳脚2连接更稳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横挡3的两端部变细,所述的竹制凳脚2内侧设有榫槽A 6,此榫槽A 6与横挡3的端部相配合。
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竹制凳脚2上方设有榫头7,竹制凳面1的底部也设有与榫头7相配合的榫槽B 8。
在实施过程中,横挡3最好也为竹制。
如图7所示,所述的竹制凳脚2中部呈向外拱起的弧形A 9,下部呈向内拱起的弧形B 10, 弧形A 9的弧长大于弧形B 10的弧长。这样的设计可使竹制圆凳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倾斜,使用更安全。
为了保证竹制圆凳的良好的平衡效果,竹制凳脚2的条数为偶数,且≥4条。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欧品轩竹木傢俬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欧品轩竹木傢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82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