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客车窗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9611.3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0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龙 |
主分类号: | E06B1/36 | 分类号: | E06B1/36;E06B3/6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08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客车 窗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是一种新型客车窗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中、大型客车侧窗大多采用附图3所示的结构,上部用结构胶将固定玻璃与车身和窗框上梁(1)粘接,下部由窗框、柔性滑槽和活动玻璃(6)组成,活动玻璃(6)可在上柔性滑槽(3)及下柔性滑槽(4)的夹持下被前后移动。由于窗框已与车身和固定玻璃粘接为一体而成为不可拆卸的结构,当易损的活动玻璃损坏时,以往拆下窗框来换装活动玻璃的方法已不可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主要的方式是为了更换活动玻璃(6)而设置了活动梁(9),拆下自攻螺钉(10)后将活动梁(9)移出即可换装活动玻璃(6)。但是,这样的结构存在如下缺点:Ⅰ. 行驶中活动梁(9)与窗框下梁(2)之间易产生噪音;Ⅱ. 成本较高;Ⅲ. 外观繁杂、接缝间隙大;Ⅳ. 自攻螺钉(10)易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客车窗框,它能减少客车行驶过程中由于窗框而引起的噪音,降低了窗框的成本,外观简洁明了,可靠性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新型客车窗框,包括窗框上梁、窗框下梁,在窗框上梁及窗框下梁上分别设有上柔性滑槽及下柔性滑槽,在窗框上梁的底板与上柔性滑槽之间设有预留空腔;或在下柔性滑槽中设有预留空腔并设有回填条。
设有预留空腔的上柔性滑槽或回填条为分段式结构。注: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滑槽和回填条是指,安装于窗框内用于与活动玻璃接触,起密封和减小摩擦力作用的非金属构件。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窗框上梁或窗框下梁上设置预留空腔的结构,在安装过程中,使活动玻璃进入预留空腔中,为其形成装配空间,安装完成后,再装入分段式的上柔性滑槽或回填条以形成对活动玻璃的夹持;这样的结构取消了原结构上的活动梁,避免了活动梁与窗框下梁之间发出噪音的问题,简化了安装结构,降低了制作成本,外观简洁,也解决了因采用自攻螺钉而带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施,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新型客车窗框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窗框上梁1、窗框下梁2,在窗框上梁1及窗框下梁2上分别设有上柔性滑槽3及下柔性滑槽4,在上柔性滑槽3与窗框上梁1的底板之间设有预留空腔5;上柔性滑槽3为分段式结构。
在安装时,先装好下柔性滑槽4,然后将活动玻璃6的上端插入预留空腔5中,使活动玻璃6与下柔性滑槽4之间获得装配空间,将活动玻璃6装入下柔性滑槽4后,再使其前后滑动以分别安装已分为前后两段的上柔性滑槽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新型客车窗框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窗框上梁1、窗框下梁2,在窗框上梁1及窗框下梁2上分别设有上柔性滑槽3及下柔性滑槽4,在下柔性滑槽4中设有预留空腔5)并设有回填条11;回填条11为分段式结构。
安装时先装好上柔性滑槽3及下柔性滑槽4,并在下柔性滑槽4中装入一段回填条11,然后将活动玻璃6的下端插入预留空腔5中,使活动玻璃6与上柔性滑槽3之间获得装配空间,将活动玻璃6安装入下柔性滑槽4并使其向前或向后移动,再将另一端段回填条11安装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龙,未经陈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9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更换滤芯的自加热机油滤清器
- 下一篇:一种增强钢骨架塑料检查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