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动能致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9666.4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7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建新 |
主分类号: | H02K1/20 | 分类号: | H02K1/20;H02K1/3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16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动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动能致热装置,它是一种利用自然界风能驱动风机产生的旋转动力拖动的机械能转换热能输出装置,以满足供热需求的设备。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自然界存在的可以大规模持续开发利用的能源,利用风能发电虽然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许多场合最终需要的能源形式是热能,将风能转变成电能再转变成热能,不仅设备复杂、费用高,而且效率低。目前,研究直接利用风力致热产品是市场的急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风力直接致热,并且可以输出的热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的风能致热装置。用风机叶轮的旋转机械能拖动该装置中带鼠笼式短路环的转子旋转,使鼠笼式短路环切割定子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做功发热,为热需求用户提供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转动能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定子、转子两部分组成,定子由安装在支撑壳体内的导磁材料构成,在定子的磁极上安装有若干组励磁线圈,通过调节励磁电流强度来改变转子转动时产生的热能输出数值,定子上还均匀分布着散热通孔;转子采用普通异步电动机中的鼠笼式转子,或普通异步电动机中的鼠笼式转子铁芯上缠绕空心耐高温绝缘漆包、丝包金属导管或实心耐高温绝缘漆包、丝包金属导线并开若干供导热介质流动的散热通孔;在固定转子轴承的两个端盖上分别安装供导热介质输入、输出的若干个管道接口,在循环泵的驱动下使低温导热介质从输入管道接口组注入本装置内,流经定子和转子上分布的散热通孔,升温后的导热介质从输出管道接口组流出。
所述的旋转动能致热装置是将普通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线圈改绕成若干组励磁线圈,被线圈缠绕的导磁材料形成磁极,在励磁电流的作用下在定子的磁极上建立起工作磁场,通过调节励磁电流强度可改变热能输出大小,当励磁电流等于零时本旋转动能致热装置停止热能输出。
所述的旋转动能致热装置是用普通异步电动机的转子为发热体;也可在普通异步电动机中的鼠笼式转子铁芯上缠绕空心耐高温绝缘漆包、丝包金属导管或实心耐高温绝缘漆包、丝包金属导线并开若干供导热介质流动的散热通孔为发热体,用风机叶轮的旋转轴与动力传动轴连接拖动转子旋转,使转子内金属短路环切割定子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做功发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将传统电动机改造成旋转动能致热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热输出稳定,输出热能可凋节的优点。为住宅小区、别墅、酒店以及商务办公等楼宇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供热设备。即可以节约了能源,又保证了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动能致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壳体,2、励磁电源,3、励磁线圈,4、磁极,5、转子,6、动力传动轴,7、超温、超力矩脱扣器,8、散热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旋转动能致热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是由支撑壳体1、励磁电源2、励磁线圈3、磁极4、转子5、动力传动轴6、超温、超力矩脱扣器7、散热通孔8组成。支撑壳体1是本装置的安装基础,励磁线圈3、磁极4、转子5、动力传动轴6、散热通孔8都固定在支撑壳体1上,超温、超力矩脱扣器7固定在动力传动轴6上,当励磁电流等于零时磁极4不显磁性,用外力通过超温、超力矩脱扣器7拖动动力传动轴6旋转时不消耗致热机械能,本装置无热能输出;当励磁电流不等于零时磁极4显磁性,在磁极的磁饱和曲线线性区间内调节励磁电流大小可调节热能输出功率,若用风机作动力源时通过调节励磁电流可改变风力动能致热效率曲线,提高风能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建新,未经朱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9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材料匣
- 下一篇:具有高CRI和LPW的荧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