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球扣球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0938.2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7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谷晨;单潇龙;于前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球 扣球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球扣球训练装置,属排球训练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扣球是排球技术中比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因此采用分解教学是必要的。其中扣固定球是一种重要方法,扣球练习时,将排球置于扣球高度并将其固定(固定方法以不影响扣球为前提),练习者不用兼顾球在空中飞行方向和位置,可专注于体会助跑起跳和挥臂击球等动作。目前,常用的扣球练习装置一种是吊竿式,即将球用竿、绳吊在空中,其缺点在于扣球后球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静止,不利于连续练习;另一种装置是采用在排球对称两侧各连接一根松紧绳,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墙面或竖杆等支撑物上。在使用中发现这种装置有以下缺点:一、由于两端完全固定,扣球时,只能依靠松紧绳形变才使球移动,犹如拉弹弓,扣球后球通常因松紧绳的张力而向上向后反弹,使练习者不能很好地体会扣球手掌包球压腕的动作感受;其二、此类装置为了能固定排球,使用的松紧绳伸缩性较小,扣球感觉沉重且球不易离手,与实际扣球感觉相差较大;其三、松紧绳连接球与支撑物(起固定松紧绳另一端作用的墙面或支撑杆)的两个点都是固定的,松紧绳发生拉伸形变不能完全抵消扣球强大冲击力,而由于绳的两端固定,扣球冲击力容易使排球与松紧绳连接处产生撕裂破损。而查阅目前已有的专利设计方案,虽然有些设计能部分解决上述问题,如一种吸附悬挂式排球扣球训练装置(专利号:CN201120155608.3),扣球手感逼真,但其气吸装置不易维修保养,且对连接管、吸气管气密性要求很高,排球球体稍有变形也会影响到其吸附的稳定性。另一种排球扣球练习器(专利号: CN86208003),将球固定于T型杆横杆左右端悬挂的小橡皮(塑料)吸盘,扣球后T型杆产生水平转动,结构简单实用,但扣球时需要手工将球放置到吸盘位置,不甚方便,且扣球后T型杆水平转动也不能很快停止,不利于练习的连续性。总之,现有技术球绳两边连接处为完全固定状态,使用的松紧绳伸缩性较小,扣球感觉沉重且球不易离手,与实际扣球感觉相差较大。
综上所述,需要研究设计一种扣球后排球产生前下方飞行轨迹,扣球时阻力较小,且使用方便的排球扣球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现有排球扣球训练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排球扣球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排球扣球训练装置由排球、球绳、滑轮、球柱内套管、锁紧螺母、球柱外套管、发条式弹簧、配重箱、移动滚轮组成;排球对称两侧各连接一根球绳,球绳通过滑轮连接固定在球柱外套管下端的发条式弹簧上;滑轮中心固定在球柱内套管一端,球柱内套管插在球柱外套管上,球柱内套管可在球柱外套管内上下移动,确定位置后由锁紧螺母锁紧;球柱外套管固定在带移动滚轮的配重箱上;依靠固定在左右球柱内套管上两个发条式弹簧的弹性拉紧球绳固定排球。
发条式弹簧由导向夹、卷轴、弹簧片、外壳组成;弹簧片呈发条状,通过卷轴固定在外壳内,发条式弹簧的外壳用螺丝固定于球柱外套管侧面,外壳出口位置设有导向夹,球绳穿过导向夹连接弹簧片。
两台带移动滚轮的配重箱分别支撑一根插有球柱内套管的球柱外套管,将带有球绳的排球牵引在二根球柱内套管之间,球的高度可通过锁紧螺母调节球柱内套管的位置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球绳由于连接可伸缩的发条式弹簧,受到扣球用力时可以有较大幅度的移动,有利于练习者体会扣球挥臂和手掌包球等技术动作。设计的发条式弹簧拉力仅够把排球拉至固定位置为限,扣球时受到的阻力较小,有助于保证练习者有扣球实感。同时利用发条式弹簧自动复位功能,可使扣球后排球迅速回复固定位置,从而保证扣球练习的连续性。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排球运动员扣球训练及学校排球课教学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球扣球训练装置示意图;
图2为发条式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球柱顶端滑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图号:1是排球;2是球绳;3是滑轮;4是球柱内套管;5是锁紧螺母;6是球柱外套管;7是发条式弹簧;8是配重箱;9是移动滚轮;10是导向夹;11是卷轴;12是弹簧片;13是外壳;14是连接螺栓;15是主滑轮体;16是轴承;17是主滑轮轴;18是支架;19是副滑轮;20是副滑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0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