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破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1233.2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7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友龙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窗装置,尤其指一种汽车破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尤其是空调车,其车窗多为全密封车窗,当车辆遇到危险情况时为了能够顺利逃生,车内都配备有安全锤,可是现有的安全锤使用时需要掌握一定技巧,在情急之下人们往往不能顺利破窗,且安全锤容易丢失。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0920082914.1名称为《安全破窗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破窗装置,其结构主要由撞击件、弹簧和底座构成,撞击件通过弹簧穿套于底座通孔内,所述撞击件由撞击柄、撞击杆以及镶嵌于撞击杆底端的撞击钉组成,撞击杆中上部设有呈对称分布且大小形状相一致的两挡杆,撞击钉前端锥体突出于撞击杆底端表面;所述底座内设有两段大小形状相一致圆弧形凸台,两圆弧形凸台间分别设有两大小形状相一致的凹槽,两圆弧形凸台一端分别设有挡块,所述底座底端面设有吸附装置或粘合物,以供整个安全破窗装置吸附或者粘连在窗体上,所述撞击柄端面设有指示旋转方向的标识。该实用新型体积小巧,样式美观,但是其结构复杂,破窗时要用很大的力,且容易误操作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其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设计巧妙,使用方便且能有效击破窗户玻璃的一种汽车破窗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汽车破窗装置,包括有撞击头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破窗装置还包括撞杆和拉杆,所述弹簧为U形弹簧,所述撞杆的一端与U形弹簧的一端相连接,而所述U形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汽车的窗架上,所述撞击头横向固定于远离U形弹簧位置的撞杆内壁上,所述拉杆的一端能转动地设置于汽车的窗架上,在拉杆的顶面凸设挡柱,当拉杆和撞杆处于定位状态时,所述撞杆位于拉杆的正上方,所述拉杆上的挡柱位于撞杆一端部的内壁上,当拉杆以转轴为圆心向外拉动而旋转时,所述挡柱能扣住撞杆使撞杆以U形弹簧的一端为圆心与拉杆一起向外旋转,当拉杆旋转超过S角度时,所述挡柱能从撞杆的一端滑出而与撞杆相脱离,所述S为20°~80°。
作为改进,所述撞击头为锥形的撞击头,所述撞击头的尾部与撞杆的内壁相固定,而所述撞击头的尖部能与玻璃相碰触。
作为改进,所述U形弹簧为U形的弹簧钢板。
作为改进,所述拉杆与撞杆位于车架的框体内,在所述的框体上设置有能将拉杆与撞杆盖住和开启的框盖。
作为改进,所述框盖通过铰链与窗架活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改进,所述弹簧与撞杆可优选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汽车破窗装置还包括撞杆和拉杆,所述弹簧为U形弹簧,所述撞杆的一端与U形弹簧的一端相连接,而所述U形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汽车的窗架上,所述撞击头横向固定于远离U形弹簧位置的撞杆内壁上,所述拉杆的一端能转动地设置于汽车的窗架上,在拉杆的顶面凸设挡柱,当拉杆和撞杆处于定位状态时,所述撞杆位于拉杆的正上方,所述拉杆上的挡柱位于撞杆一端部的内壁上,当拉杆以转轴为圆心向外拉动而旋转时,所述挡柱能扣住撞杆使撞杆以U形弹簧的一端为圆心与拉杆一起向外旋转,当拉杆旋转超过一定角度时,所述挡柱能从撞杆的一端滑出而与撞杆相脱离,脱离后的撞杆由于U形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使撞杆上的撞击头撞向汽车玻璃,由于汽车上的玻璃均为钢化玻璃,只要任何一位置破碎则整块玻璃即会破碎,从而达到破碎玻璃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适用范围广,安装方便,使用简单,无需使用很大力气便可击碎玻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挡柱从撞杆中滑出的临界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友龙,未经王友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1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