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1897.9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3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汤蔚聪;岳中英;高朝乾;刘强;杨安志;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B60S1/08;B60S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风玻璃 内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去除附着在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的水雾的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中,常常会因车内外温度的差异使得挡风玻璃内侧表面附着一层水雾,这些水雾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为了行车安全,必须及时去除附着在挡风玻璃内侧表面上的水雾。现在一般采用通风除雾法和空调去湿除雾法来除雾,缺点是除雾时间慢。因此我们常常发现,为了加快除雾,有些司机会降低车速然后边行车边用抹布手工抹除水雾,更多的司机则是利用等红绿灯的时间用抹布手工抹除水雾,这些方法既不便捷,也不安全。
于 2003年4月30公开、公开号为CN2547591Y、名称为“挡风玻璃除雾器”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由刮雨器、磁铁和除雾装置组成,在刮雨器的橡胶条与刮雨器橡胶条安装底座之间安装一块与橡胶条等长的片状长条磁铁,在驾驶室内的挡风玻璃上与两个刮雨器对应的位置上安装两个与刮雨器的橡胶条等宽等长的除雾装置,除雾装置由磁铁和海绵组成,海绵安装在除雾架上,磁铁安装在海绵和除雾架之间,海绵贴近挡风玻璃。”该现有技术的缺点是:除雾时,必须同时启动雨刮器,这必将缩短雨刮器的检修更换时间周期,提高汽车使用保养成本,同时增加电力消耗;同时,由于除雾装置依靠磁铁的吸附作用工作,容易脱落,使用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使用便捷、可靠,可以快速除雾的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挡风玻璃内侧除雾装置,包括除雾驱动电机总成及除雾装置开关,除雾驱动电机总成及除雾装置开关固定在车身上,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由柔性吸水材料制成的、紧贴挡风玻璃内侧表面的除雾条,用于固定除雾条的除雾条固定支架,除雾条固定支架的一端和除雾驱动电机总成的输出轴固定相连。
这里的除雾驱动电机总成,与现有的雨刮器电机总成类似,由电机、传动装置和安装板构成,传动装置包括壳体、涡轮、与涡轮配合的蜗杆、连杆、摇杆和与除雾条固定支架相连的输出轴组成;涡轮、蜗杆、连杆和摇杆置于壳体内,电机和蜗杆的一端相连,除雾驱动电机总成通过安装板固定在车身上,除雾条紧贴汽车前挡风玻璃内侧表面。当汽车前挡风玻璃内侧表面出现水雾而影响驾驶视线时,打开除雾装置开关,除雾驱动电机总成的电机开始工作,带动除雾条紧贴前挡风玻璃内侧表面移动,从而把吸附在挡风玻璃内侧表面上的水雾擦除。除雾条可以采用海绵等具有较强吸水性能的柔性材料制成,这样可以保证除雾条与前挡风玻璃内侧表面贴合紧密,摆动一次就可以可靠地抹除吸附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水雾,使用便捷可靠,且不伤玻璃。
作为优选,除雾条固定支架包括除雾条固定部和电机连接部;除雾条固定支架与除雾驱动电机总成的输出轴固连的一端为电机连接部的一端,电机连接部的另一端和除雾条固定部的一端铰接;除雾条固定部与电机连接部之间设有使除雾条紧贴挡风玻璃内侧表面的张紧结构。本优选方案,所述的张紧结构类似于雨刮器中的相应结构,包括两端分别与除雾条固定部与电机连接部相连的张紧弹簧,工作可靠,除雾条检修更换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除雾条为海绵制件。本优选方案,除雾条由海绵材料制成,成本低,除雾吸水性好。
作为优选,除雾条为四棱柱形制件,相应地除雾条固定架上设有与除雾条适配的、横截面为梯形的除雾条固定槽,所述除雾条固定槽与除雾条固定架自由端部的端面导通。本优选方案,除雾条与除雾条固定架的连接部位固定在除雾条固定槽里,除雾条与除雾条固定架的连接可靠、安装方便快捷、除雾条检修更换容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除雾快速、有利于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除雾条和除雾条固定架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1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开关柜内的断路器控制机构
- 下一篇:电容器降噪元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