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冷双缸二极低噪音汽油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3225.1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6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可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晨浩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1P5/02;F02B77/11;F02B77/13;F01N13/02;F16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二极 噪音 汽油 发电 机组 | ||
1.一种风冷双缸二极低噪音汽油发电机组,包括汽油机(1)、发电机(2),汽油机(1)的输出轴与发电机(2)的转子轴连接形成主机,所述主机设置于内箱体(4)内并且发电机(2)在左、汽油机(1)在右,内箱体(4)设于外箱体(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4)内还设有主机中空风道壳(3),所述主机设置于主机中空风道壳(3)内,主机中空风道壳(3)左端封闭、右端敞开,在主机中空风道壳(3)内形成工作腔B,内箱体(4)包括底座(41),左排气孔板(42),左、右、上隔板(43、44、45)及前、后隔板,左排气孔板(42)上设有排气孔,左、右隔板(43、44)上均设有通气孔,外箱体(5)包括上盖(51)、底板(52),左、右外壳(53、54),及前、后外壳,上盖(51)设于外箱体(5)顶部,上盖(51)内设有油箱总成(8),汽油机(1)上靠近输出轴的部分设有端盖(12),端盖(12)上设有进、排风口,汽油机(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排风扇(11),排风扇(11)位于端盖(12)上,排风扇(11)上设有左、右风叶(111、112),主机中空风道壳(3)的底板(33)的左端部设有进冷风通道(31),主机中空风道壳(3)底板(33)上靠近排风扇(11)的位置处设有排热风通道(32),外箱体(5)的底板(52)上与排热风通道(3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排风口(57),排热风通道(32)穿过内箱体(4)的底座(41)、末端设于外箱体(5)的排风口(57)处,内箱体(4)内壁与主机中空风道壳(3)外壁之间形成工作热气散发腔D,内箱体(4)左排气孔板(42)与左隔板(43)之间形成总排热气腔E,内箱体(4)的左隔板(43)上设有排风机(48),外箱体(5)上设有排热风孔与总排热气腔E连通,内箱体(4)的右隔板(44)和外箱体(5)的右外壳(54)之间形成进冷风腔A,外箱体(5)上设有进冷风口与进冷风腔A连通,并且进冷风腔A与工作腔B、工作热气散发腔D均相互连通,内箱体(4)顶板(45)与油箱总成(8)底部之间形成进冷风通道A1,外箱体(5)的上盖(51)上开设有与进冷风通道A1相连通的进冷风口(511),内箱体(4)的底座(41)与主机中空风道壳(3)的底部之间形成进冷风通道A5,进冷风通道A5与进冷风通道(31)连通,在工作热气散发腔D内设有两个消音器排热风通道(7),两组消音器总成(71)分别设于两个消音器排热风通道(7)内,两个消音器排热风通道(7)均与总排热气腔E连通,内箱体(4)的底座(41)及外箱体(5)的底板(52)上均设有消音器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双缸二极低噪音汽油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中空风道壳(3)底板(33)外壁装有防震垫(34),防震垫(34)通过螺栓固定于内箱体(4)的底座(41)上,内箱体(4)的底座(41)固定于外箱体(5)的底板(5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双缸二极低噪音汽油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5) 的前、后外壳及上盖均分割为左右两部分,其中前外壳(55)分为左、右前外壳(551、552),后外壳分为左、右后外壳,上盖分为左、右上盖,其中左前外壳(551)、左后外壳、左上盖及左外壳(53)组成左外箱体,右前外壳(552)、右后外壳、右上盖及右外壳(54)组成右外箱体,右外箱体固定在底盘(6)上,内箱体(4)底座(41)的前、后边缘上分别设有前槽梁、后槽梁,左前外壳(551)及左后外壳的下边缘分别设于前槽梁、后槽梁内,在所述前槽梁、后槽梁和左前外壳、左后外壳下边缘之间均设有滚珠轴承,后槽梁内,左外箱体底部设有滑轮(554),左、右前外壳(551、552)之间,左、右后外壳之间及左、右上盖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双缸二极低噪音汽油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5)底部设有底盘(6),所述底盘(6)内腔由第一、第二中筋(61、62)分割为左、中、右腔体(63、64、65),中腔体(64)为隔离腔,左腔体(63)为排气腔、右腔体(65)为进气腔,左腔体(63)上设有排气孔与外界连通并且左腔体通过上盖板(66)上的排热风孔与主机中空风道壳(3)上的排热风通道(32)连通,右腔体(65)上设有进气孔与外界连通并且右腔体(65)通过上盖板(66)上的进冷风孔与进冷气腔A连通,底盘(6)底部左、右分别安装有一组定向轮及一组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晨浩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晨浩动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32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