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轴多道窄带恒张力储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3413.4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6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宋临泽;张水江;杨来兴;章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盛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6 | 分类号: | H01B13/26;H01B13/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203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道 窄带 张力 储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同轴电缆的铝箔纵包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为提高电气性能并增加屏蔽效果,需要在两层屏蔽的基础上外加一层铝箔纵包为三屏蔽。这种生产工艺只须在护套生产时使用一个纵包模具即可附带进行,不必另加生产工序,生产方便、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又满足了电气性能要求,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所用的铝箔和其它金属箔带都因受到长度限制,在护套铝箔纵包生产时,当一盘铝箔用完后须把另一铝箔接上,在接续过程中由于生产速度较快,往往因铝箔对接困难而造成脱接、空档、断箔、折叠打皱等不良现象,并因此而造成护套生产多次停机、开机,使得废料、废次品大量增加,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大幅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单轴多道窄带恒张力储存器,以解决护套铝箔纵包生产时因铝箔接续困难而造成的种种不良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单轴多道窄带恒张力储存器具有一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多个定滑辊、多个动滑辊以及多个导向滑动装置,其中,动滑辊位于定滑辊下方,并安装在导向滑动装置上,铝箔盘上的铝箔依次绕在各个定滑辊和动滑辊上后引出机架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定滑辊和动滑辊皆呈直线状均匀排列,各动滑辊和定滑辊之间相互错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导向滑动装置由滑块和滑轨构成,其中,与滑轨配合的滑块与动滑辊连接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铝箔盘上的铝箔经由第一导向轮后依次绕在各个定滑辊和动滑辊上,并经由第二导向轮引出机架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定滑辊和动滑辊的组合,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先把部分铝箔储存起来,而当铝箔盘上的铝箔将用完而需接续时,可以把所储存的铝箔释放出来,从而起到缓冲效果,使铝箔接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单轴多道窄带恒张力储存器具有一机架10,机架10上设置有多个定滑辊20、多个动滑辊30以及多个导向滑动装置;其中,定滑辊20和动滑辊30皆呈直线状均匀排列,各动滑辊30和定滑辊20之间相互错开。动滑辊30位于定滑辊20下方,并安装在导向滑动装置上,铝箔盘100上的铝箔经由第一导向轮60后依次绕在各个定滑辊20和动滑辊30上,并经由第二导向轮70引出机架10外。
导向滑动装置由滑块40和滑轨50构成,其中,与滑轨50配合的滑块40与动滑辊30连接在一起。滑轨50可为圆形、半圆形、矩形、菱形、三角形、实心、空心、管状、条状、板状等形状,材料可以金属、塑料高分子聚合物。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机架10可用角铁、槽钢、工字钢、钢板或其它型钢焊接而成;定滑辊20和动滑辊30其外径表面可以是平坦圆柱形的,也可以是两边有挡圈的凹形,定滑辊20和动滑辊30外径表面的平直宽度在10~200mm之间。定滑辊20和动滑辊30其转动管状外壳材料可由金属或塑料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导向滑动装置除了可使用滑块外,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滑轮、轴承、直线轴承等。
下面简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护套进行铝箔纵包生产时,铝箔在铝箔盘100上放出后,动滑辊30和滑块40在本身自重作用下被滑向机架10底部,放出的铝箔在经过多道定滑辊20和动滑辊30的组合后,并通过纵包机构的纵包模把铝箔包在两屏蔽编织芯线上,再通过机头模口后包上PVC或PE后成为同轴电缆产品。在这一生产过程中,当一盘铝箔将放完需要接续时,盘上将放完余下的一点铝箔被拉住不再放出,其尾部铝箔和后一盘前端铝箔进行搭接,此时由于前面纵包生产还在继续,机头中铝箔还在向前拉动,而后面铝箔不再放出,使中间产生了张力,促使其动滑辊20和定滑辊30之间所储存的铝箔经动滑辊30向上提升,释放出动滑辊30向上移动距离二倍长度的铝箔,依次一对一对释放,直至接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盛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盛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3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FFU风机过滤单元
- 下一篇:散热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