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海探察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4976.5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5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婉根;陆以锋;胡立松;袁佳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探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察仪,尤其涉及该探察仪的结构。
背景技术
深海探察对人类很有意义,为了更有利于人类对深海的探察,有必要设计一种深海探察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深海探察仪,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弧形浮桶;在所述的弧形浮桶下部二侧置有二只芯脑控制的第一螺旋浆;在所述的弧形浮桶的下部中央位置密贴着一半圆形的电脑程控芯片与储电室;在所述半圆形的电脑程控与储电室下面挂着放出或者收回碳纤维管光纤电缆的线卷筒;在所述的碳纤维管光纤电缆上按一定距离安置复数个浮力圈;在所述的碳纤维管光纤电缆的底部还安置第二螺旋浆、摄像仪、感应仪以及机械手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达到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智能化地探察,深海的各种状况,为人类开发深海的各项事业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弧形浮桶1;在所述的弧形浮桶1下部二侧置有二只芯脑控制的第一螺旋浆2;在所述的弧形浮桶1的下部中央位置密贴着一半圆形的电脑程控芯片与储电室3;在所述半圆形的电脑程控与储电室3下面挂着放出或者收回碳纤维管光纤电缆5的线卷筒4;在所述的碳纤维管光纤电缆5上按一定距离安置复数个浮力圈6;在所述的碳纤维管光纤电缆5的底部还安置第二螺旋浆7、摄像仪8、感应仪9以及机械手臂10。
本实用新型深海探察仪的上部是一弧形浮桶,弧形浮桶上面贴着太阳能接收板,弧形浮桶的下部中央位置密贴着一半圆形的电脑程控芯片与储电室。
弧形浮桶的顶端置有GPS系统,浮桶下部二侧置有二只芯脑控制的螺旋浆,螺旋浆根据GPS的指令使深海探察仪奔向任何指定的海域。
半圆形的电脑程控与储电室下面挂着碳纤维管光纤电缆线卷筒,卷筒根据光纤电缆线最外端的摄像仪与感应仪探察到的情况反映给电脑芯片,决定是否再延长放出的光纤电缆长度或者收回光纤电缆线。
光纤电缆线的摄像仪与感应仪收集到的情况留存在电脑中或由GPS即时传回,供人们分析研究。
光纤电缆线的最外端置有机械手臂,机械手臂可抓起海底的一些样本,带回供人们分析研究。
碳纤维管光纤电缆线最长可达一万多米,可探察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情况。
在碳纤维光纤电缆线上每隔一百米置有一碳纤维浮力圈,这浮力圈可保证最上部的弧形浮桶上的太阳能板浮在海面上,确保太阳能的接收与GPS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不复杂,成本也较低,但挺管用,能详细地探察到任何海底的任何情况,随时为人们开发研究海底提供可靠准确的任何数据,使人们开发深海如虎添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4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