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环境无线监测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5140.7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郑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环境 无线 监测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报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室内环境无线监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生产条件、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建筑结构的封闭化室内办公人员的增加,Indoor Air Quality(IAQ)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由于建筑材料品质不一、劣质燃料、抽烟、通风不良等原因,室内的空气状况往往不如室外,尽管大量的空调系统被应用到室内空间,但往往为了节能,减少自然通风了而利用回风,使IAQ进一步恶化,同时出现的舒适性空调仅着眼于热舒适,忽视了空气净化,从而导致了一些负面作用:SBS(Sick Building Syndrom)建筑物综合症、BRI(Building Rolated Illiness)建筑物关联症和MCS(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y)化学物资过敏症等。随着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装饰装修材料、家具和日用化妆品大量进入室内,使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益增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在室外空气污染的基础上更加重了一层。为了节约能源现代建筑物的密闭性增加,新风量不足,加上建筑的密闭性越来越好,使用的人工合成材料越来越多,使得室内污染物不能及时排除室外,在室内存储、蓄积,造成室内空气恶化。人们在人工环境中所处的时间越来越长,结果引发了各种与室内环境相关的病症。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开发一套空气环境无线监测报警系统是有现实意义的。目前,对于室内环境监测具仪表已经有很多种,虽然此类仪表成本不是很高,监测速度较快,但是绝大数产品只是用来监测,不具备自动控制调节室内空气质量的能力。实际上,单纯的监测不能提供经济可行的空气质量调节措施,因此只有以控制作为监测的后备支持,监测工作才可以更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才能达到监测和控制的有机结合,尽快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因此,本系统旨在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室内防盗、室内空气温湿度、有害气体的预警监测并报警,利用多个数据监测终端采集不同位置的环境数据,实现一定区域范围的监测,保证了前台数据的及时、准确,有利于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为人类营造一个健康的室内生存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环境无线监测报警系统,其操作方便,使用简单,安全节能、高效环保,可以有效的监测室内环境的各项数据,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环境无线监测报警系统,包含单片机、控制终端及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包含无线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时钟模块、显示模块、GSM模块、语音报警模块和按键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时钟模块、显示模块、GSM模块、语音报警模块和按键模块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无线传输模块与单片机双向连接;所述监测终端包含无线传输模块、气体浓度采集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红外传感模块,气体浓度采集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红外传感模块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无线传输模块与单片机双向连接,监测终端与控制终端通过无线传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作品从家居环境的实际需求出发,基于单片机技术、语音播报技术,选用了比较先进的传感器和集成电路,人机交互性强,界面友好,价格低廉。
2、系统可应用于家庭、工厂、煤矿等对空气环境要求较高的各种场合,可作为环境检测的便携式检测仪器,也可配套执行设备实现对重要场合的空气环境的自动控制,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3、该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集中采集分散处理,有效区分多种有害气体,给出相应的语音报警提示或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人机界面友好,预防中毒和事故的发生,技术先进,成本低廉,可作为环境检测的便携式检测仪器,也可配套执行设备实现对家庭、工厂、煤矿等对空气环境要求较高的重要场合的空气环境的自动控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监测终端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终端结构框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气体浓度采集模块;2-温度湿度采集模块;3-红外传感模块;4-单片机;5-无线传输模块;6-显示模块;7-按键模块;8-GSM模块;9-语音报警模块;10-数据存储模块;11-时钟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5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