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模板吊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5838.9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2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德;屠美华;王成;孙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事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9/00 | 分类号: | E04G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模板 吊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模板吊钩。
背景技术
目前的建筑物的墙体、管道井、电梯井等主要采用混凝土浇注,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内、外两组模板,两组模板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供浇注混凝土。建筑物一般是由低到高逐层浇注完成的,当某一楼层浇注施工完成后,需要等到混凝土凝固以后再脱模,将拆下的模板用于上一楼层浇注施工。现在广泛采用的建筑模板是大钢模板,模板不易损坏,可以长期重复使用。由于大钢模板的重量较重,在脱模时一般需要采用吊装机械将模板向上吊起进行脱模。另外,在运输时装车和卸车时也需要采用吊装机械吊装。为了便于采用吊装机械吊装模板,一般在建筑模板的上边框上焊接一个固定的吊钩。在装车、卸车、脱模时,用吊装机械钩住吊钩就可以将建筑模板向上吊起。由于这种吊钩直接焊接固定在建筑模板的上边框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每一块建筑模板上都要焊接固定两个吊钩,浪费大量钢材;二、吊钩向上凸起占有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妨碍施工,在运输过程中妨碍装卸;三、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吊钩经常受到磕碰,可能在与建筑模板的连接处产生裂纹,在吊装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专利号为ZL200720127104.4,名称为:建筑模板吊钩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钩体,钩体上具有与建筑模板配合的槽口,钩体的上部具有用于与吊装机械配合的吊装体,并通过设置销轴孔和锁定销与建筑模板锁紧配合;该结构简单,加工复杂,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建筑模板吊钩的技术方案,其使用安全、方便。
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吊钩,包括吊装体、吊钩本体,其特征在于吊钩本体内侧设置吊钩卡槽,吊钩卡槽内侧设置挡板,吊钩卡槽上方配合设置升降压板,升降压板与吊装体底部固定连接,吊钩卡槽后侧的吊钩本体上设置螺杆,升降压板后侧对应设置螺孔,螺杆、螺孔螺接配合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连接。
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钩卡槽为方形卡槽。
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吊钩,其特征在于吊装体上设置吊装孔。
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吊钩,其特征在于挡板的高度低于吊钩卡槽的高度。
上述一种建筑模板吊钩,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合理,坚固耐用,通过在吊钩卡槽内侧设置挡板、上方配合设置升降压板,与建筑模板卡接锁紧配合,安装、拆卸简便,操作安全,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吊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升降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与建筑模板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1-吊装体、2-升降压板、3-吊钩本体、4-挡板、5-吊钩卡槽、6-吊装孔、7-螺杆、8-锁紧螺母、9-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该建筑模板吊钩包括吊装体1、吊钩本体3,吊钩本体3内侧设置吊钩卡槽5,吊钩卡槽5内侧设置挡板4,吊钩卡槽5上方配合设置升降压板2,升降压板2与吊装体1底部固定连接,吊钩卡槽5后侧的吊钩本体3上设置螺杆7,升降压板2后侧对应设置螺孔9,螺杆7、螺孔9螺接配合并通过锁紧螺母8锁紧连接。所述的吊钩卡槽5为方形卡槽。吊装体1上设置吊装孔6,通过吊装孔6与吊装机械连接。挡板4的高度低于吊钩卡槽5的高度。
使用时,如图6所示,建筑木板10具有上边框10a,上边框10a内侧有挡边,吊钩卡槽5的形状与建筑模板10的上边框10a的形状相适应,使建筑模板10的上边框10a可以进入吊钩卡槽5内。当浇注的混凝土凝固后需要脱模时,首先将升降压板2连同吊装体1向上旋转,然后将吊钩卡槽5钩住建筑模板10的上边框10a,吊钩卡槽5内侧设置挡板4正好挡住上边框10a的挡边,然后升降压板2连同吊装体1向下旋转,升降压板2的下表面正好压住建筑模板10的上边框10a上表面,再通过锁紧螺母8锁紧,最后将吊装机械的起重钢索通过吊装孔6系在吊装体1上,通过吊钩卡槽5钩住建筑模板10的上边框10a向上运动,完成脱模操作;脱模操作完成后,松开锁紧螺母8,将升降压板2连同吊装体1向上旋转,即可将建筑模板10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事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实事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58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