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插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6102.3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5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钱永红;王大中;叶南飚;宁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76 | 分类号: | B29C47/76;B29C47/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螺杆挤出机 插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螺杆挤出机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插件,该插件可实现挤出机排气和液体注入双重功能。
背景技术
在改性塑料行业中,双螺杆挤出机一直被广泛的使用,在挤出过程中,气体的排出和液体的注入都是非常重要的工艺过程。目前,排气主要通过在挤出机机筒上部开设排气口来实现,排气口一端与机筒内孔的物料接触,另一端与大气相连,在生产中,空气以及一些小分子挥发物通过此排气口排出,而液体的注入主要通过在挤出机机筒上部开设注油口来实现,注油口一端连接油嘴,另一端与机筒内孔相通。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通过在挤出机机筒上方开孔并使用插件来实现,但是由于改性塑料的品种很多,不同物料在开口处的粘度高低各有不同,物料状态(例如熔体、颗粒状、半熔状物料)也各有差异,因此常常会在挤出部分材料时出现从开口处冒料的问题,少量的冒料会影响到排气和注油的正常进行,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大量的冒料则会堵塞开口,甚至导致停机,进而造成物料浪费并且影响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另外,改性塑料行业中使用的双螺杆挤出机多为同向旋转,全啮合型结构,在运转过程中,螺杆不同位置的物料充满程度和物料压力有着很大不同,如果开口处插件设计不合理,也会因物料充满度过高或压力过大而造成冒料堵死。
在传统的双螺杆挤出机设计中,排气和液体注入功能都是在机筒的不同位置上进行,如果要同时实现这两种功能就必须要在至少两节机筒上开口,难以在同一节机筒的同一个位置上实现,如此额外的增加了挤出机机筒的长度并降低了使用灵活性。
因此,提供一种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物料状态、不同挤出环境的、并能同时实现排气和液体注入双重功能的插件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插件,该插件结构简单,能够在不同物料状态、不同挤出环境下,实现排气与液体注入的功能并有效防止冒料堵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插件,包括顶盖、插件体和油嘴三部分,顶盖与挤出机机筒外侧固定连接,插件体嵌入在挤出机机筒内,插件中有一排气孔,该排气孔一端与挤出机机筒内腔相通,另一端与外界相通;油嘴设置于顶盖和插件体中,油嘴一端与挤出机机筒内腔相通,另一端与外部供油装置相连。在插件中同时设置了排气孔和油嘴,从而实现了排气和油液注入的双重功能。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分为两段,一段为顶盖段排气孔,设置在顶盖中,另一段为插件体段排气孔,设置在插件体中,其中,插件体段排气孔与双螺杆挤出机机筒内腔相连处分别设置在两根螺杆所在内腔的侧边上,一处为物料的上行区域,另一处为物料的下行区域。采用这种结构,是因为在双螺杆挤出过程中,每根螺杆侧边上的物料压力最低,因此将相连处设置在此处就可以尽量避免出现爬壁、冒料的问题,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液体注入时的压力。另外在排气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增大物料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延长脱挥时间,这样的设计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开口宽度,增加排气面积。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盖段排气孔为立方体结构,两端分别连接外界与插件体段排气孔。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便于机械加工。
更进一步的,所述插件体段排气孔为不规则结构,在垂直于机筒轴线的4个面中,其中两个面与顶盖段排气孔的侧面重合,另两个侧面均为弧面,其中一个弧面一端与顶盖段排气孔的底边相接,另一端设置于挤出机机筒内腔中物料的下行区域;从与挤出机内腔连接的一端到与顶盖段排气孔连接的一端,插件体段排气孔沿着气体排出方向的横截面面积逐渐缩小。采用这种结构,是因为在横截面缩小的过程中会产生斜面,通过调整顶盖段排气孔的位置就可以调节各个斜面的倾斜程度,再将平行于机筒轴向方向且位于物料下行区域的一个斜面做成弧面,就得到了能够迎合物料旋转方向并且可以将物料重新拉回到机筒中的型腔结构,进而可以有效的解决冒料、爬壁问题。
优选的,所述油嘴内有一注油管道,该注油管道一端与挤出机机筒内腔相通,另一端与外部供油装置相连,油嘴底端在垂直方向上距离插件体段排气孔的弧面2-3mm,注油管道从油嘴中伸出,与挤出机机筒内腔相通。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油嘴底端与螺杆发生碰撞。
更进一步的,所述注油管道与插件体段排气孔的弧面相接,且注油管道的下端面与弧面相配合。采用这种结构是为了让液体可以沿着弧面流入机筒,并且通过弧面的设计使物料被拉回到螺杆的同时一并将液体带走。
更进一步的,所述注油管道与插件体段排气孔相接处设置于挤出机机筒内腔中物料的下行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6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