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危险气体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6193.0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7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翱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0 | 分类号: | B60R21/00;G01N27/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危险 气体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危险气体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危险气体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车内危险气体浓度超标致人死亡事件最近常有发生。有些人在车库内为了开空调或暖风而开着发动机导致尾气排放不畅而引起尾气中毒死亡。汽车尾气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平时这些一氧化碳随着车的行驶绝大部分排到了车体以外,只有少部分残留在车体以内。人们在车内坐的时间比较短,有时人们开车窗,所以平素没什么感觉。而汽车静止不动尤其是进入库内以后,如果发动机继续开着一氧化碳就会大量残留车内,这种无臭无味的气体最终能导致车内人员在无感觉中昏昏睡去,中毒死亡。一般在一氧化碳浓度达到百分之三十的环境中呼吸超过20分钟便会中毒,在一氧化碳浓度达到百分之四十的环境中呼吸超过20分钟便可能死亡。为此在汽车内饰中加入危险气体检测器,及时检测及时报警将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检测车内危险气体浓度并发出报警的汽车危险气体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危险气体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危险气体检测器、报警装置、车身控制器;其中
所述危险气体检测器用于检测车内的危险气体浓度变化,并将检测信号传送给所述车身控制器;
所述车身控制器用于对危险气体检测器传输过来的信号进行采样,输出报警信息并控制电动车窗;
所述报警装置用于接收车身控制器输出的报警信号,输出声光报警信号。
优选的:所述危险气体检测器采用电化学传感器,设置在车内顶部。汽车尾气主要危险气体是一氧化碳, 由于其比重较其它气体轻,所以危险气体传感器可以放在车顶气流不那么通畅的位置。危险气体检测器采用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涵盖环境中的多数常见气体,比如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和二氧化氮(NO2)等。与其它危险气体检测方法相比,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功耗低、交叉灵敏度低、长期稳定性出色等特点,非常适合汽车内电池供电的应用环境。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危险气体检测器由车身控制器供电,包括标准电压模块、第一放大器、电化学传感器、场效应管和第二放大器;
所述标准电压模块为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提供标准电压;
所述电化学传感器包括参考电极、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第一放大器通过场效应管给电化学传感器的参考电极供电,参考电极使工作电极的电压保持稳定,以便传感器工作于线性范围之内;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电极检测危险气体,并根据气体浓度按比例产生电流,辅助电极使工作电极节点上产生的电流达到平衡;参考电极节点通过恒电位电路保持电压,并提供辅助电极节点产生的电流;第二放大器把工作电极电流信号经压流转化电路转换为电压信号传送至车身控制器的A/D采样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危险气体检测结合车身控制器等。实现了车内实时危险气体检测,及时报警保证人生安全,必要时还可以主动打开车窗达到通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 2 为危险气体检测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危险气体检测系统:其包括危险气体检测器1、报警装置、车身控制器3;其中
所述危险气体检测器1用于检测车内的危险气体浓度变化,并将检测信号传送给所述车身控制器3;
所述车身控制器3用于对危险气体检测器传输过来的信号进行采样,输出报警信息并控制电动车窗5、6;
所述报警装置用于接收车身控制器输出的报警信号,输出声光报警信号。
优选的:所述危险气体检测器1采用电化学传感器,设置在车内顶部。汽车尾气主要危险气体是一氧化碳, 由于其比重较其它气体轻,所以危险气体传感器可以放在车顶气流不那么通畅的位置。危险气体检测器采用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涵盖环境中的多数常见气体,比如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和二氧化氮(NO2)等。与其它危险气体检测方法相比,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功耗低、交叉灵敏度低、长期稳定性出色等特点,非常适合汽车内电池供电的应用环境。
如图2所示所述危险气体检测器1由车身控制器3供电,包括标准电压模块11、第一放大器12、电化学传感器13、场效应管14和第二放大器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翱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翱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6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冻裂的汽车风窗洗涤液罐
- 下一篇:共轨发动机的卡车电气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