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六棱陶瓷钻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6283.X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5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兰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兰俊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头,特别是一种六棱陶瓷钻。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瓷砖上钻孔,使用专用钻头,但是这些钻头普遍存在使用效果不稳定情况。对于硬度不高的瓷砖,使用效果尚能满意,但对于高硬度瓷砖,打孔时,造成瓷砖破碎的概率就很高,这样,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很高,即便如此,也无法做到钻头刃口不损坏。
现有的瓷砖用钻头包括两个主刀刃,造成瓷砖破碎的主要原因是钻刀与瓷砖的接触面过大,两主刀刃在急速旋转过程中,对瓷砖的切削吃进量太多,且两主刀刃的切削吃进量相同,必然使两主刀刃切削阻力大,产生的震动也大,因此,这种不合理的钻刀结构是造成瓷砖容易破碎,主刀刃易崩块缺口和磨损过大的主在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在瓷砖上钻孔的钻头,防止造成瓷砖容易破碎,以及防止主刀刃易崩块缺口和磨损过大。
技术方案:一种六棱陶瓷钻,包括钻柄和钻尖,钻尖设在钻柄首端,钻尖是扁平形状,且钻尖的轴与钻柄的轴重合;钻尖的轴向横截面是多边形,该多边形成轴对称,其对称轴与钻柄的轴平行,且该多边形的顶端是尖角;扁平形状的钻尖上、下两个底的对称轴沿两个底面所在平面偏离钻尖的轴,且偏离尺寸相同、方向相反。
扁平形状的钻尖的侧面是平面。
钻尖的轴向横截面都相同。
钻尖的轴向横截面多边形中,关于对称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三条边,自多边形顶端向下,构成第一刀刃、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
所述第一刀刃与所述多边形的对称轴所成角度为20度±10度;所述第一刀刃与所述第二刀刃所成角度为135度±15度;所述第二刀刃与所述第三刀刃所成角度为160度±8度。
钻柄首端设有槽,钻尖下端嵌在槽中。
钻尖的材质是硬质合金。
所述硬质合金的牌号是YG15、YG4C、YG8C或YG11C。
优选的,所述第一刀刃与所述多边形的对称轴所成角度为25度;所述第一刀刃与所述第二刀刃所成角度为135度;所述第二刀刃与所述第三刀刃所成角度为159度。
本实用新型钻尖直连钻柄,钻柄为圆形,在钻柄的顶部镶焊硬质合金刀片的钻尖,硬质合金的刀片采用了六棱的开刃方法,适用于比较坚硬的瓷钻上钻孔,而一般的陶瓷钻采用三角形和弧形的开刃方法,只能在普通的瓷钻上钻孔。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是减小了钻刀与瓷砖的接触面,二是将原来两主刀刃切削吃进量分成三份,也就是说,将一次切削吃进量分成三份切削吃进量。在旋转切削时,第一次由第一刀刃的切削吃进量进行切削,紧接着是由第二、三刀刃的切削吃进量进行切削,这样就减小两主刀刃切削进程中切削阻力,切削阻力减小了,相应地震动也减小了。因此,较好地克服了经常发生瓷砖破碎现象,减小了钻头磨损,相应地拖长了钻头的使用期限,也就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附图1所示,一种六棱陶瓷钻,包括钻柄1和钻尖2,钻尖2设在钻柄1首端;钻尖2是扁平形状,且钻尖2的轴与钻柄1的轴重合;钻尖2的轴向横截面是多边形,该多边形成轴对称,其对称轴与钻柄1的轴平行,且该多边形的顶端是尖角;扁平形状钻尖2上、下两个底的对称轴沿两个底面所在平面偏离钻尖2的轴7,且偏离尺寸相同、方向相反。
扁平形状的钻尖2的侧面是平面。钻尖2的轴向横截面都相同。
钻尖2的轴向横截面多边形中,关于对称轴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三条边,自多边形顶端向下,构成第一刀刃3、第二刀刃4和第三刀刃5。
所述第一刀刃3与所述多边形的对称轴6所成角度为20度±10度;所述第一刀刃3与所述第二刀刃4所成角度为135度±15度;所述第二刀刃4与所述第三刀刃5所成角度为160度±8度。
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刀刃3与所述多边形的对称轴6所成角度为25度;所述第一刀刃3与所述第二刀刃4所成角度为135度;所述第二刀刃4与所述第三刀刃5所成角度为159度。
钻柄1首端设有槽,钻尖2下端嵌在槽中。
钻尖2的材质是硬质合金。该硬质合金的牌号是YG15、YG4C、YG8C或YG11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兰俊,未经朱兰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62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