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LED时钟的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7323.2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7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张菁;王彦军;刘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9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led 时钟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显示时间的设备或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对于钟表的使用。人们普遍使用的钟表主要有以机芯内的发条为动力,带动齿轮推动表针旋转的机械表,和通过内部安装的电子元件计时的电子表两大类。
现如今人们用的时钟还是局限在传统意义的时钟上,它拥有固定的表盘和表针,虽然由以前的机械带动指针转变为电能带动,使时钟的方便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显示效果依然比较单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高品位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普通的机械表和电子表所具有的单一的计时和提醒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对时钟寄予了更多的要求,如美化环境、装饰空间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显示时间准确、精确度高、产品成本低的旋转LED时钟的控制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具有:对整机进行控制的单片机系统;用于接收红外线的接收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单片机系统;实时时钟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单片机系统;显示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单片机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实时时钟电路为:集成电路U2的6脚接集成电路U1的7脚、7脚接集成电路U1的6脚、2脚接晶体振荡器Y2的2脚、3脚接晶体振荡器Y2的1脚、8脚接电池BT1的正极、4脚接电池BT1的负极、1脚接电源、5脚接地;集成电路U2是时钟芯片型号为DS 1302,集成电路U1是单片机型号为STC89C52。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电路为:发光二极管D9~发光二极管D16的负极分别接集成电路U1的32脚~39脚、正极分别接排阻J1的9脚~2脚,排阻JI的1脚接电源;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分别接集成电路U1的21脚~27脚、正极分别接排阻J2的3脚~9脚,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正极接排阻J2的2脚、排阻J2的1脚接电源;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3接集成电路U1的28脚、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发光二极管D17~发光二极管D29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7~发光二极管D24的正极分别接排阻J3的2脚~9脚,排阻J3的1脚接电源。发光二极管D25~发光二极管D28的正极接排阻4的2脚~5脚,发光二极管D29的正极接排阻4的8脚,发光二极管D30的正极接排阻4的9脚、负极接地,排阻J4的1脚接电源,集成电路U1是单片机型号为STC89C52。
本实用新型采用接收电路将接收到红外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到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输出到实时时钟电路和显示电路,实时时钟电路对年、月、日、周日、时、分、秒进行计时,显示电路旋转动态显示出年、月、日、周日、时、分、秒。这种旋转LED时钟的控制器,它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显示时间准确、精确度高、产品成本低等优点,可作为动态实时时间显示器的控制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线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由接收电路、单片机系统、实时时钟电路、显示电路连接构成。接收电路的输出端接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与实时时钟电路相连,单片机系统的输出端接接显示电路。接收电路将接收到红外遥控器发出的红外遥控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到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输出到实时时钟电路和显示电路,实时时钟电路对年、月、日、周日、时、分、秒进行计时,显示电路旋转动态显示出年、月、日、周日、时、分、秒。
在图2中,本实施例的接收电路由红外对管J5构成,红外对管J5的型号为HS038。红外对管J5的3脚接电源、1脚接地、2脚接单片机系统,红外对管J5发射红外线并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线转换成电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到单片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7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