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PCI总线的串行Rapid IO协议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7361.8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8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杰;聂新义;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ci 总线 串行 rapid io 协议 控制器 | ||
1.一种基于PCI总线的串行Rapid IO协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包括:
PCI主模块(108),连接PCI总线,还连接接收消息控制器(110)、PCI主仲裁器(111)和中断控制器(109);
PCI从模块(103),连接PCI总线,还连接有寄存器配置总线(115),并通过该寄存器配置总线(115)分别连接直接内存操作单元组(104)和中断控制器(109);
直接内存操作单元组(104),包括多个并联的直接内存操作单元;
中断控制器(109),分别连接所述的直接内存操作单元组(104)和PCI总线;
PCI主仲裁器(111),与所述的PCI主模块(108)、所述的直接内存操作单元组(104)、读事务PCI地址记录器(105)、Rapid IO从应模块(113)和Rapid IO从请求主应答模块(112)相连接;
所述的直接内存操作单元组(104),还分别连接读事务PCI地址记录器(105)和RapidIO主请求器(106);
Rapid IO协议控制器(107),分别连接所述的Rapid IO主请求器(106)、Rapid IO从应模块(113)、RapidIO从请求主应答模块(112)和RapidIO总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总线的串行Rapid IO协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接内存操作单元组(104)包括至少两个直接内存操作单元、状态机(201)、数据FIFO(202)、事务ID定时器(203)、事务ID管理器(204)、直接内存操作单元头信息仲裁器(205)和事务ID选择器(206),所述的至少两个直接内存操作单元、数据FIFO(202)、事务ID定时器(203)、事务ID管理器(204)和事务ID选择器(206)均连接所述的直接内存操作单元头信息仲裁器(205),该直接内存操作单元头信息仲裁器(205)还连接所述的读事务PCI地址记录器(105)、Rapid IO主请求器(106);所述的状态机(201)分别连接所述的中断控制器(109)和PCI主仲裁器(111),所述的PCI主仲裁器(111)还连接所述的事务ID管理器(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总线的串行Rapid IO协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直接内存操作单元包括PCI地址寄存器(801)、Rapid IO地址寄存器(802)、字节数寄存器(803)、Doorbell与消息信息寄存器(804)、模式寄存器(805)、状态寄存器(806)、链模式当前指针寄存器(807)和链模式最后指针寄存器(808);所述的PCI地址寄存器(801)和Rapid IO地址寄存器(802)均分别连接所述的字节数寄存器(803)、Doorbell与消息信息寄存器(804)、模式寄存器(805)、状态寄存器(806)、链模式当前指针寄存器(807)和链模式最后指针寄存器(808),所述的PCI地址寄存器(801);所述的PCI地址寄存器(801)和Rapid IO地址寄存器(802)还分别连接所述的直接内存操作单元头信息仲裁器(2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总线的串行Rapid IO协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apid IO从请求主应答模块(112)包括:
Rapid IO从请求主应答器(303),连接于所述的Rapid IO协议控制器(107);以及
从请求数据FIFO(301)及从请求头信息FIFO(302),分别连接所述的Rapid IO从请求主应答器(303),并均连接所述的PCI主仲裁器(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I总线的串行Rapid IO协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apid IO从应答模块(113)包括:
Rapid IO从应答器(403),连接于所述的Rapid IO协议控制器(107);以及
从应答数据FIFO(401)和从应答头信息FIFO(402),分别连接所述的Rapid IO从应答器(403),并均连接所述的PCI主仲裁器(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73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存储系统数据分层存储复制的方法
- 下一篇:雨刷臂联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