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氨纶专用假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8245.8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8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肖飞;王兵建;顾明华;程灵平;刘梅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邦联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02 | 分类号: | D01H4/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专用 假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纶丝纺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纶专用假捻器。
背景技术
在氨纶复丝的生产中,纺丝原液从喷丝头喷出进入纺丝甬道,从甬道引出后经过假捻器的空气喷嘴进行假捻,捻度沿丝道方向向上移动,达到甬道上部,使单丝丝条黏合形成氨纶复丝,抱合力是其重要的物理性能指标之一。所谓的抱合力指的是将氨纶复丝中单丝拉开所需要的力。抱合力不良,则氨纶组织不紧密、不耐摩擦、强力降低,后道使用时,在织物过程中易起毛断裂、不耐使用,染色后易产生色斑和颜色不鲜明等缺点,故提高氨纶丝的抱合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生产实践中,纺速越高,要想确保氨纶复丝高的抱合力,难度也越大。同等氨纶原液和纺速的条件下,要想确保高的抱合力,通常的做法是提高甬道内热风的温度及风量,而风量的增加势必造成丝在甬道内摆动大,丝在甬道内就易合并在一起,就是氨纶生产中通常所说的“合丝”或“并丝”。
另外,目前的氨纶复丝的生产中,使用现有形式的假捻器,丝在甬道内从喷丝头挤出到导丝辊,在通过假捻器时,被假捻器强行改变了其运动轨迹,也就是说丝从喷丝头挤出到第一导丝辊的部分并非直线状态,而是在中途通过假捻器时被假捻器强行改变,这样就增加了对丝束所产生的摩擦,预牵伸也会随着增加,卷绕张力发生变化。卷绕期间,丝的牵伸应尽可能低。如果卷绕时牵伸过高,卷装会有膨胀(鼓肚)和硬边缘形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氨纶专用假捻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氨纶专用假捻器,包括空气分配管和沿轴向设于其上的若干空气喷嘴,空气喷嘴按其长短交叉分布。
进一步的,空气喷嘴的长度差为10-25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空气喷嘴按长短交叉分布,使相邻的两个空气喷嘴与组件纺丝喷丝头的摆放相对应,从而使从喷丝头到第一导丝辊之间的丝通过假捻器时形成自然状态——直线状态,有效降低了合并丝的产生几率;
2、空气喷嘴按长短交叉分布,避免了假捻器对丝束所产生的摩擦,降低了丝的预牵伸,提高丝束的抱合力,使丝卷张力更均匀,形成良好的卷装,改善了氨纶丝物理指标,延长了假捻器的空气喷嘴的使用寿命,同时,丝束在甬道内与热空气接触的区域面积有所增加,加快丝束内部DMAc溶剂的向外扩散,充分挥发,降低氨纶丝内DMAc溶剂残余量,可延长氨纶丝的存储时间,且更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1是空气分配管、2是空气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的新型氨纶专用假捻器,包括空气分配管1和沿轴向设于其上的24个空气喷嘴2,空气喷嘴按其长短交叉分布。空气喷嘴的长度差为10-25mm为宜,本实施例采用的长度差为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邦联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邦联氨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8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