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单边止动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9188.5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7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涂恒;方少权;罗大国;陈勇;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F16C3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单边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单边止动轴承。
背景技术
一般带止动槽的轴承在承载轴的同时,还通过止动槽防止轴承的轴向窜动。止动槽是在轴承外圈外部加工出来,因此止动槽的加工会造成轴承外圈厚度减少,轴承外圈内壁到止动槽处容易发生应力集中,进而发生裂纹直至破裂,造成轴承失效。脱落的碎片会对变速器内部其他零部件造成严重的损坏,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的轴承止动槽底部的倒角采用对称式加工,止动槽的加工深度对轴承外圈的最小壁厚影响很大,同时对于安装在壳体和轴端的轴承,轴向定位止动是通过止动槽与卡环配合达到限位的功能,但是由于一边与壳体接触安装,壳体能单边限位,止动槽和卡环完成另一边限位,所以只需要轴承具备轴向单边限位的功能。这种对称式加工的止动槽存在过度铣削,造成外圈有效壁厚减小,设计存在应力集中的风险,并随之带来轴承破裂的失效。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 2004年12月22日,公告号:CN2665444Y)公开了一种轴承,尤其是指单向止动轴承。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在内外圈间利用保持架安装滚珠与单向机构,并且单向机构与沿周向均匀分布的一组滚珠分别位于轴承内的两侧,导向机构由均匀地沿周向分布于保持架内的楔块与S形弹簧组成,S形弹簧的一端卡在设置于保持架内的槽内,另一端与楔块接触。上述技术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轴承的厚度,降低轴承的成本,而对于带止动槽的轴承对称式加工存在过度铣削,造成外圈有效壁厚减小,存在应力集中的风险,轴承破裂而失效的问题并未加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止动槽的轴承对称式加工存在过度铣削,造成外圈有效壁厚减小,存在应力集中的风险,轴承破裂而失效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单边止动轴承。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单边止动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保持架、钢球和卡环,所述的轴承外圈上设置有止动槽,所述的卡环卡设在止动槽内,所述的止动槽的底面与靠近钢球一侧的侧面通过弧面平滑过渡连接,所述的止动槽的底面与远离钢球一侧的侧面之间设有圆角结构,所述的止动槽靠近弧面一侧的槽深小于靠近圆角结构一侧的槽深。该新型单边止动轴承通过在止动槽底面与靠近钢球一侧的侧面处设置一弧面,并采用平滑的过渡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得此处止动槽的铣削量小于另一侧圆角结构处的铣削量,止动槽靠近弧面一侧的槽深小于靠近圆角结构一侧的槽深,从而使该处的轴承外圈的外圈壁厚大于另一侧圆角结构处的外圈壁厚,使得止动槽底面到钢球与轴承外圈接触点的距离增大,减少了应力集中,增加轴承的寿命和承载能力。止动槽底部一侧采用弧面结构一侧采用圆角结构,这样两侧的结构就为非对称式,止动槽的靠近钢球一侧的加工深度小于另一侧的加工深度,对轴承外圈的最小壁厚影响就会变小,当该单边止动轴承安装在壳体内使用时,一边与壳体接触安装,壳体能单边限位,止动槽和卡环完成另一边限位,同样能够满足止动槽与卡环配合限位的功能。同时该新型单边止动轴承加工要求和成本不变,能广泛运用于各式变速器的壳体与轴端处。
作为优选,所述的弧面为椭圆弧面。采用椭圆弧面结构,使此处过渡更加平滑,当钢球压力作用到外圈的时候,相比传统的倒角处理,此处壁厚有一定的增加,由于倒角更加平滑,应力集中情况也会有所改善,相应的也使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环与止动槽上设有圆角结构一侧的侧面之间的有效配合尺寸大于等于1mm。卡环卡设在止动槽内,卡环与止动槽上设有圆角结构一侧的侧面之间的有效配合尺寸大于等于1mm,是为了保证钢球在受力向外挤压时卡环能够起到有效地止动功能,增加卡环和轴承外圈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圆角结构的圆角半径为0.4mm至0.7mm。圆角结构的圆角半径优选0.4mm至0.7mm,这是止动槽传统的标准设计尺寸,该新型单边止动轴承是在保证一侧的圆角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对另一侧的进行弧面设置,使得弧面与钢球和轴承外圈接触点的距离增大,减小此处的应力集中,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单边止动轴承通过对止动槽底部一侧进行弧面设置,一侧采用圆角结构,这种两侧非对称式结构,使得止动槽的靠近钢球一侧的加工深度小于另一侧的加工深度,使得止动槽底面到钢球与轴承外圈接触点的距离增大,减少了应力集中,增加了轴承的寿命和承载能力。同时该新型单边止动轴承加工要求和成本不变,能广泛运用于各式变速器的壳体与轴端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91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