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用防粘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9970.7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4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苏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优珀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遨提新材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2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1708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粘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卷材的防粘膜,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水用防粘膜。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防水卷材主要有三大类,即:1.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 高分子塑料片材;3. 橡胶防水卷材。其中,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占应用中的主导地位,2010年产量达4亿平方米,而自粘卷材占30%,且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这些卷材在一般的应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法又有三种,即:1. 用汽油喷灯加热熔融沥青后粘贴到基层上,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 用冷粘结剂涂刷在基地上粘贴,如:高分子塑料片材和橡胶卷材;3. 用卷材本身的自粘性能粘贴到基层上,如: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带自粘层的高分子塑料片材和橡胶卷材。在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带自粘层的高分子塑料片材(卷材)及橡胶卷材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有一个覆膜的工序,覆膜的目的是为了使卷材在包装收卷过程中不会互相粘连,而在应用施工时又能很容易的揭下,露出自粘层后与水泥基层面牢固粘合,这种覆盖的薄膜称为防粘膜。
当前,国内各供应厂商的防粘膜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离型纸或称隔离纸。其生产方法是在不同克重牛皮纸或皱纹纸的一表面或两表面淋上一层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然后,再涂一层硅树酯的防粘层;
2. PET隔离膜。其生产方法是在经过双向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表面涂上硅树酯的防粘层;
3. PE防粘膜。其生产方法是在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膜的表面涂上硅树酯。
但现有防粘膜的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一些缺点,具体如下:
1. 离型纸或称隔离纸
该产品挺度较好,可起到支撑作用,且易撕离。但是,材料成本较高,每平米的价格需1.3~1.5元;此外,纸质不耐水,在卷材的生产过程中冷却慢、延伸性小、易使产品产生较深的收卷皱纹,严重影响卷材的防水质量。
2. 聚酯隔离膜(PET隔离膜)
该产品透明、质薄、强度高、耐水和耐温性能好(能达170℃以上)、价格低(每平米造价只需0.4~0.6元)。但是,原材料紧缺,主要依赖进口的“洋垃圾”二次使用膜,国家政策的限制造成货源不足。而且,该产品还存在冬天较脆易撕裂,夏天难揭开膜的缺点,施工人员使用不便。同时,生产过程中也易使卷材产生收缩皱纹,影响产品质量。
3. 聚乙烯防粘膜(PE防粘膜)
该产品具有较好的延伸性,可避免卷材生产过程中产生拉伸皱纹,耐水性好,价格适中(0.6~0.8元/m2 )等优点。但是,材料的强度低,耐温性差,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烫膜收缩或硅转移现象,造成生产故障。
综上所述,目前聚乙烯防粘膜是当前防粘膜产品中成本较低且延伸性较好的产品,但如能提供一种耐温性更佳且强度较好的防水用防粘膜将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实用、更经济、更环保、使用范围更广的防水用防粘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水用防粘膜,包括聚丙烯基层,其特征在于:在该聚丙烯基层表面设有一层防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聚丙烯基层的厚度为0.020~0.050mm,所述防粘层的厚度为0.001~0.00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聚丙烯材料作为基层,只需在现有的聚丙烯基层的基础上涂上硅涂层作为防水用防粘层,使其既具有PET的耐高温,平整透明的优点,又具有PE类材料的延伸性和韧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制作方便,且平整透明,耐温可达到165℃,具有很好的延伸性、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用防粘膜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
一种防水用防粘膜,包括聚丙烯基层1,其特征在于:在该聚丙烯基层1表面设有一层防粘层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聚丙烯基层1的厚度为0.020~0.050mm,所述防粘层2的厚度为0.001~0.003mm。
该聚丙烯基层1可采用现有的聚丙烯材料制成,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该防粘层2比现有的PE防粘膜的防粘层稍薄0.001mm,因聚丙烯表面更平整。
防粘层由下列方法制得:
1)配防粘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优珀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遨提新材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优珀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遨提新材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9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