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0078.0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6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灏;董戴;王夏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采集产品不同部位的电磁泄露量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场探测,就是一种借助近场探头,靠近被测物体吸收产品不同部位的电磁辐射。对于大型的测试实验室,一般是综合性的测试装置,按相关标准进行的一种检测,如果产品不能通过相关测试,则不能反应出产品的那个部位或部件出现大的泄露,而无法有针对性的改善与处理。而现在大多数电磁兼容测试仪器,只是提供一只探头和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没有对测试的具体位置提出要求,所以在作近场探测过程中,在同一点上每次测试的结果都不相同,有的相差较大。由于电磁波的特性,通过不同的物体和人体之间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耦合,所以在人直接用手拿着探头每次测量的结果总是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测量精确度较佳的检测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提高液晶显示模块电磁辐射的准确测量性能,其测试结果较为真实有效,能够反应出产品的具体泄露点,从而为后续的处理与改善提供参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包括探头、与该探头电性连接的测试仪器、固定组件、移动组件、产品安装座以及屏蔽罩,该移动组件包括滑轨以及卡设在该滑轨上并能在该滑轨上往返移动的探头固定夹,该屏蔽罩、该滑轨、该产品安装座均固定在该固定组件上,且该产品安装座位于该屏蔽罩与该滑轨之间,该测试仪器密封收容在该屏蔽罩,该产品安装座固定安装一待测产品,该待测产品与该测试仪器电性连接,该探头固定在该探头固定夹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屏蔽罩、该滑轨、该产品安装座三者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固定组件包括支架以及固定该支架上的底板,该屏蔽罩、该滑轨、该产品安装座均固定在该底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待测产品与该测试仪器通过屏蔽电缆电性连接,该屏蔽电缆的一端延伸至该屏蔽罩内与该测试仪器电性连接,该屏蔽电缆的另一端与该待测产品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测试仪器包括电源模块、安装有电路控制电路的电路控制板以及安装有信号产生电路的信号板,该电路控制板、该信号板分别与该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且该电路控制板还电性连接于该信号板,该信号板还电性连接于该屏蔽电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探头与该测试仪器采用屏蔽电缆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屏蔽罩为全封闭的金属屏蔽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屏蔽罩是全密封金属部件,能提供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在各部件之间(包括该待测产品与该测试仪器,该探头与该测试仪器之间)用屏蔽电缆连接;探头固定夹的功能是将测试探头固定,底部可移动,通过电动装置可能控制探头的移动来确定所要测试的具体位置,从而避免了人为干扰因素,大大提高测试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测试仪器有独立的电源和电路控制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由于完全密封在金属屏蔽箱内部,在待测产品进行电磁辐射测试时,避免了因外部干扰而产生波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装置关键是将信号产生的部分密封到金属屏蔽箱内部,从源头阴止了测试的干扰,通过对探头的控制可能实现远程测试,从而排除了人为因素,与大型的检测实验室相比,不需要大范围内进行屏蔽处理,大大减少因外部干扰而造成的信号波动,由于不需要建立专门的实验室,就要得现很好的效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检测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支架1、底板2、产品安装座3、探头固定夹4、屏蔽罩5、电源模块6、电路控制板7、信号板8、屏蔽电缆9、待测产品10、滑轨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检测装置包括探头、与该探头电性连接的测试仪器、固定组件、移动组件、产品安装座3以及屏蔽罩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0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