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紫外光电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1162.4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7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列平;丁继鸣;陈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列平;丁继鸣;陈统忠 |
主分类号: | H01J40/02 | 分类号: | H01J40/02;H01J40/04;H01J40/06;H01J40/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紫外 光电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管,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温度适应性强且具有高灵敏度的陶瓷紫外光电管。
背景技术
随着紫外火焰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紫外探测器的应用也愈发普及。紫外探测器使系统避开了最强大的自然光源造成的复杂背景,使得在系统中信息处理的负担大为减轻,所以可靠性较高。加之它是光子检测手段,因而信噪比高,具有极微弱信号检测能力,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反应时间极快的特点。与红外探测器相比,紫外探测器更为可靠,且具有高输出、高响应速度和应用线路简单等特点。因而紫外光电管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放电检测、燃烧监控、紫外线检测以及紫外线光电控制装置中。
现有技术的紫外光电管其结构主要由玻璃外壳、金属支杆、阴极、阳极以及排气管构成,阴极和阳极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在金属支杆的顶端,金属支杆穿过玻璃外壳底壁且与玻璃外壳底壁固定连接。由于紫外光电管外壳采用的是玻璃材质,存在很多缺陷,主要缺陷如下:
1、玻璃材质加工难度大,导致加工工艺周期较长;
2、玻璃外壳吹制时容易产生气泡,影响真空度;
3、玻璃高温封接时容易吸收杂质,同样影响真空度;
4、玻璃光电管不适用于温度120℃以上的工作环境;
5、玻璃光电管灵敏度低,容易产生自激误报,影响产品正常使用。
授权公告号为CN 202259154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5月3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紫外光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管壳、阴极、阳极、金属支杆、玻璃底座和排气管,所述的金属支杆贯穿玻璃底座并固定在玻璃底座上,而所述的玻璃管壳与玻璃底座封接形成玻璃腔,所述的阴极和阳极设置在玻璃腔内的金属支杆的上端,而所述的玻璃底座的中部还设置有排气管。
该专利文献由于采用的是玻璃管壳,导致其工作环境受到限制,不能在温度高于120℃以上的工作环境中使用,此外,玻璃管壳灵敏度较低,容易产生自激误报,影响产品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陶瓷紫外光电管,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阴极与阳极分别与瓷环封接这一结构,使光电管能够适应更高的环境温度且提高了光电管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陶瓷紫外光电管,包括阴极、阳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瓷环,所述阴极与阳极均为带延伸支边的槽状结构,阴极和阳极对称布置,所述阴极和阳极的延伸支边形成槽体,所述瓷环嵌入槽体内且分别与阴极和阳极封接,所述阳极内封接有光窗。
所述阴极和阳极均为金属镍。
所述光窗为蓝宝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实用新型与授权公告号为CN 202259154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5月3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相比,通过在阴极和阳极的延伸支边形成的槽体内封接瓷环,瓷环耐温较高,使光电管能够适应更高的环境温度;瓷环无气泡,不用燃气高温封接,保证了较高的真空度;阴极与阳极均为带延伸支边的槽状结构,能更好的控制极间距,大幅提升灵敏度。
二、本实用新型与授权公告号为CN 202259154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5月3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相比,瓷环工艺简单、加工周期短,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本实用新型与授权公告号为CN 202259154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5月3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相比,阴极和阳极均为金属镍,能够有效避免其他信号干扰。
四、本实用新型与授权公告号为CN 202259154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5月3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相比,光窗为蓝宝石,在紫外波长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透过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与该中国专利文献不论是从技术方案,还是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上均存在明显区别。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阳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阴极,2、阳极,3、瓷环,4、光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陶瓷紫外光电管,包括阴极1、阳极2,还包括瓷环3,所述阴极1与阳极2均为带延伸支边的槽状结构,阴极1和阳极2对称布置,所述阴极1和阳极2的延伸支边形成槽体,所述瓷环3嵌入槽体内且分别与阴极1和阳极2封接,所述阳极2内封接有光窗4。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列平;丁继鸣;陈统忠,未经张列平;丁继鸣;陈统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11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