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孔静压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1990.8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9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久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久仁 |
主分类号: | E02D7/20 | 分类号: | E02D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静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具体提供一种钻孔静压桩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及市场上正在施用的预制预应力施工设备是通过锤击和静压技术施工将预制预应力管桩打压送入岩土层。由于各地区的岩土层机构不同,在锤击和静压过程中会遇到较坚硬的岩土层,例如粉土层、沙层、砂砾层、砂岩层或者泥岩层,这些岩土层的抗压强度较强,而预制预应力管桩抗压强度有限,穿透较硬的岩土层又困难,使用现有设备钻孔技术穿透力差且管桩和孔壁的摩擦阻力增加,使得功耗增加,因此在建筑筑工程中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污染少,提高工艺,操作简便,减少人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准确率的一种钻孔静压桩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孔静压桩机,包括主机,高压射流钻孔机,反循环设备,操作室,送桩机,上钳口,下钳口,水箱,高压泥浆泵,高压水泵,增压器,吊机。所述主机前端安装有高压射流钻孔机,所述高压射流钻孔机下方安装有反循环设备,所述高压射流钻孔机旁安装有操作室。所述主机中端安装有送桩机,所述送桩机上安装有上钳口和下钳口。所述送桩机旁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上平行安装有高压泥浆泵、高压水泵和增压器。所述主机后端安装有吊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压射流钻孔机,实施中解决了普通钻孔机运行过程中污染环境的问题,起到了减少污染,提高工艺的作用;高压射流钻孔机与静压送桩机平行安装在主机上,在实施过程中解决了钻孔和送桩过程中需要将两机器经常相互调换的的问题,只需移动一次主机,即可实现移走高压射流钻孔机和移入送桩机的步骤,操作简便,减少了人工;高压射流钻孔机钻出相应的孔后,高压泥浆泵送入泥浆,再由钻孔机送入孔中,在实施中解决的管桩与孔壁的摩擦阻力大,不易送到位的问题,起到了减少侧摩阻力的快速并管桩送至设计标高作用,提高了准确率,增加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预制预应力管桩植桩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一种预制预应力管桩植桩机的立面示意图。
图中:主机(1),高压射流钻孔机(2),反循环设备(3),操作室(4),送桩机(5),上钳口(6),下钳口(7),水箱(8),高压泥浆泵(9),高压水泵(10),增压器(11),吊机(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仅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室例所述一种钻孔静压桩机,包括主机(1),高压射流钻孔机(2),反循环设备(3),操作室(4),送桩机(5),上钳口(6),下钳口(7),水箱(8),高压泥浆泵(9),高压水泵(10),增压器(11),吊机(12)。所述主机(1)前端安装有上有高压射流钻孔机(2),所述高压射流钻孔机(2)下方安装有反循环设备(3),所述所述高压射流钻孔机(2)旁安装有操作室(4)。所述主机(1)中端安装有送桩机(5),所述送桩机(5)上安装有上钳口(6)和下钳口(7)。所述送桩机(5)旁安装有水箱(8),所述水箱(8)顶部上平行安装有高压泥浆泵(9)、高压水泵(10)和增压器(11)。所述主机(1)后端安装有吊机(1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钻孔静压桩机,其实施方案是:
1、使用水箱(8)上增压器(11)和高压水泵(10)对高压射流钻孔机(2)增压。
2、高压射流钻孔机(2)在所选定的土地上钻孔,成孔直径大于所需管桩的直径。
3、当钻孔达到深度后,用反循环设备(3)将孔内泥浆排出孔外。
4、高压泥浆泵(9)将适当量相应水泥送入孔内。
5、将高压射流钻孔机(2)的钻头回复原位,而后移动主机(1),使得送桩机(5)对准孔口。
6、吊机(12)将首节预制预应力管桩吊起,移动送入送桩机(5)内,上钳口(6)和下钳口(7)加紧预制预应力管桩送入孔口内,其中首节预制预应力管桩的下端口需封严。
7、将预制力管桩送入孔口相应长度后,再由吊机(12)将后节预制预应力管桩吊起,上钳口(6)和下钳口(7)夹紧后节预制预应力管桩送入孔口内,当后一节预制预应力管桩的尾端下压至首根预制预应力管桩的顶部时,焊接后再将预制预应力管桩压入孔口。
8、按照以上方法,直至将设计长度的预制预应力管桩送至孔底压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久仁,未经周久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1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