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实木拼接脚垫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2832.4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3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国;王文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庆国 |
主分类号: | B60N3/04 | 分类号: | B60N3/04 |
代理公司: |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104 | 代理人: | 崔在吉 |
地址: | 133702 吉林省延边***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实木 拼接 脚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实木拼接脚垫。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汽车用脚垫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由橡胶材料制成,使用这种材料由于表面光滑,略使外力便会移位,并且,乘用者脚底的污垢、水渍流入脚垫边缘或落入车内地板上时难以清洗;另一种是有纺织材料和塑料材料多层复合而成,这种脚垫相对脚感舒适,但材料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还有一种是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它存在外观颜色单一,不易生产出多种颜色的脚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易于清洗、环保卫生、既耐磨又美观的具有保健作用的汽车实木拼接脚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实木拼接脚垫主要由板体构成,其中,所述板体的上面设有第二粘扣,所述第二粘扣上以相互交错的方式粘设有至少两个实木板块,所述实木板块的下面设有第一粘扣,所述板体和实木板块的外周边缘上粘设有边。
所述板体呈一端翘起的“T”字状,所述板体翘起的一端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防滑胶皮垫,所述防滑胶皮垫的粘贴于板体的一面上以相隔一定距离的方式设有至少两个凹孔,所述凹孔内设有磁铁块。
所述实木板块的表面上涂覆有自然油。
所述防滑胶皮垫的外侧设有防滑凸起。
本实用新型汽车实木拼接脚垫的有益效果:实木板块和PYU板体通过粘扣相互粘贴,从而简便了脚垫的制作,并且,由于实木板块的表面涂覆有自然油,板体上设有的防滑胶皮垫的内侧设置有磁铁块,因此,不但环保卫生,防水、防潮,而且还具有保健作用。另外,可通过设置于实木板体外周边缘上的边防止脚垫上方的沙子、泥土等脏物落入车内。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清洗、耐磨美观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实木拼接脚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实木拼接脚垫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实木拼接脚垫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实木板块 2、边 3、板体 4、第一粘扣 5、第二粘扣 6、自然油 7、凹槽 8、磁铁块 9、防滑凸起 10、防滑胶皮垫 。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实木拼接脚垫主要由板体3构成,其中,所述板体3可为优质PYU板,所述板体3的上面设有大小与板体3相同的第二粘扣5,所述第二粘扣5上以相互交错的方式粘设有至少两个实木板块1,所述实木板块1的厚度大于2mm,所述实木板块1的下面设有对应于第二粘扣5的第一粘扣4,即,通过第一粘扣4和第二粘扣5将所述实木板块1粘贴于板体3上,从而使实木拼接脚垫具有弹性,起到减振作用,并使人的脚感好,而且简便了脚垫的制作,所述实木板块1的表面上涂覆有自然油6,从而使脚垫具有防水、防潮功能的同时,也具有环保卫生的优点,所述板体3和实木板块1的外周边缘上粘设有边2,该脚垫可铺设于副驾驶位和后座位使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实木拼接脚垫主要由板体3构成,其中,所述板体3为一端翘起的“T”字状的优质PYU板,所述板体3的上面设有大小与板体3相同的第二粘扣5,所述第二粘扣5上以相互交错的方式粘设有至少两个实木板块1,所述实木板块1的厚度大于2mm,所述实木板块1的下面设有对应于第二粘扣5的第一粘扣4,即,通过第一粘扣4和第二粘扣5将所述实木板块1粘贴于板体3上,从而使实木拼接脚垫具有弹性,起到减振作用,并使人的脚感好,而且简便了脚垫的制作,所述板体3翘起的一端一侧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设有防滑胶皮垫10,所述防滑胶皮垫10的粘贴于板体3的一面上以相隔一定距离的方式设有至少两个凹孔,所述凹孔内设有磁铁块8,所述磁铁块8产生的磁场可促进血液循环,进而达到保健效果,所述实木板块1的表面上涂覆有自然油6,从而使脚垫具有防水、防潮功能的同时,也具有环保卫生的优点,所述板体3和实木板块1的外周边缘上粘设有边2,本脚垫可铺设于驾驶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庆国,未经刘庆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28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