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污泥优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3006.1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9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召;赵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盛源水沃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循环 生物反应器 污泥 优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污泥优化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这一功能,并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环境,获得大量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微生物,以提高其分解氧化有机物效率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污水生物处理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大类,好氧生物处理的进行需要氧气的供应,而厌氧生物处理则需保证无氧的环境。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由厌氧和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将有机物分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目前,厌氧生物反应器被广泛运用于污水处理工艺当中,它是根据厌氧微生物可以氧化分解有机物,并产生甲烷的原理,制造出一种特殊的反应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沼气的收集。其中,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或称IC厌氧反应器)是在UASB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它是由荷兰PAQUES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研发成功,并推入国际废水处理市场。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有污泥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污染物去除率高、可以培养出厌氧颗粒污泥等优点,在水处理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主要是厌氧颗粒污泥消解微生物,产生沼气。颗粒污泥外观为具有相对规则的球形或椭圆形黑色颗料。颗粒污泥的粒径一般为0.1~3mm,个别大的有5mm,密度为1.04~1.08g/cm3,比水略重,具有良好的确沉降性能和降解水中有机物的产甲烷活性。颗粒污泥的形成实际上是微生物固定的一种形式,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颗粒污泥呈多孔结构,表面有一层透明胶状物,其上附着甲烷菌。
但是现有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对其内部的污泥没有优化控制,只是在反应器底部设置一套简单的穿孔管排泥,而反应器中漂浮的轻质污泥(主要是絮状污泥)无法排出。轻质污泥不仅会与优质的颗粒污泥竞争底物,还会随着水流上升进入后续好氧处理系统,成为新的污染物,继而增加后续好氧处理系统负荷。
如果将这部分污泥收集并进行浓缩消化在排出,不仅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减少好氧系统产生的污泥量,对整个水处理系统运行良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它可以优化控制污泥量,将重质的污泥从底部污泥收集斗排出,将轻质污泥从中部收集并浓缩消化后排出的一种专用于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污泥优化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专用于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污泥优化系统,它包括罐体,在其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污泥消化室、泥沙斗、一级反应室、一级三项分离器、二级反应室、二级三相分离器、出水堰、气液分离器;
污泥消化室底部设有消化室排泥管,顶部与泥沙斗交接,设有沼气收集管;
一级反应室中设置若干个浮泥收集斗,浮泥收集斗符合反应器内部结构,垂直安装;
泥沙斗底部设有排泥管,浮泥收集斗的管道从其中穿过。
优选地,所述的浮泥收集斗采用折板拼接结构,符合反应器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浮泥收集斗,高度在一级三项分离器下0.5-1.5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去除劣质污泥,提供一种有利于颗粒污泥加快成长的环境,提高反应器处理效率。
2.减少由于轻质污泥流失给后续好氧系统增加的负荷,从而减少好氧系统的产泥量。
3.利用反应器本身的温度,污泥消化室内可以达到中温厌氧的条件,进行厌氧发酵,部分有机质被分解,产生沼气,从而达到污泥减量和增加沼气产量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污泥优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污泥优化系统的图1中I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污泥优化系统的图1中II面剖视图。
附图说明:
1.污泥消化室,2.消化室排泥管,3.泥沙斗,4.沼气收集管,5.一级反应室,6.浮泥收集斗,7.一级三项分离器,8.二级反应室,9.二级三相分离器,10.出水堰,11.气液分离器,12.沼气出口,13.罐体,14.沼气收集管收集孔,15.泥沙斗排泥孔,16.浮泥收集斗收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盛源水沃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盛源水沃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3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树脂合成的反应釜的油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焓差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