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天防滑自动减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3118.7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1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燕;谢陈江;郭春琳;王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天 防滑 自动 减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驾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天防滑自动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汽车工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交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交通安全问题更是突出。
我国土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气候迥异,天气多变,因此导致了车辆在雨天行驶的情况时常出现,雨天驾驶非常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地发生,主要原因在于雨天行车容易在速度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出现轮胎打滑,导致车辆失控。因此提出一种雨天防滑自动减速装置。根据动压水膜的形成原理,可以确定在一定条件下的车辆雨天极限速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精确和响应速度快的雨天防滑自动减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雨天防滑自动减速装置,包括自动控制单元、车速传感器、光电耦合单元、舵机、稳压模块和电源,车速传感器通过广电耦合电源与自动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自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舵机相连,电源通过稳压模块与自动控制单元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所述的车速传感器采用磁电式感应传感器。
所述的光电耦合单元采用光电耦合器PC817。
所述的自动控制单元采用HCS12系列单片机MC9S12XDP512。
所述的舵机单元采用FUTABA公司的S3010舵机。
所述的稳压模块包括一个稳压芯片W7805。
本实用新型根据车速传感器采集车速信息,由自动控制单元计算出此时的雨天防滑极限速度,当车速传感器所测得的速度超过这一极限速度时,舵机单元带动制动踏板向下,从而实现雨天防滑自动减速的功能,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方便、响应快速、控制准确和成本低的特点。在驾驶员无意识超速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避免在雨天行驶时的超速打滑,降低了这类事故的发生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车速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光电耦合单元电路示意图。
图4是汽车行驶速度相对应的方波信号。
图5是电源稳压模块中稳压芯片W7805电路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带四对磁极的塑料环,2—舌簧开关管,3—第一端子,4—第二端子,5—方波信号,6—发光源,7—受光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雨天防滑自动减速装置,包括自动控制单元、车速传感器、光电耦合单元、舵机、稳压模块和电源,车速传感器通过广电耦合电源与自动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自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舵机相连,电源通过稳压模块与自动控制单元相连。
所述的车速传感器采用磁电式感应传感器,如图2所示,包括带四对磁极的塑料环1,舌簧开关管2,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中,第一端子3接电子车速里程表,第二端子4接蓄电池负极。带有4对磁极的塑料环安装在变速器左输出轴上,与轴一同旋转形成旋转磁场。舌簧开关管安装在靠近塑料环的变速器壳体上,它是在一个玻璃管内装有2个细长的触头构成的开关元件,其触头由磁性材料制成。舌簧开关管与塑料环间具有很小的间隙,当塑料环旋转时,舌簧开关管内触点接近塑料极时闭合,离开塑料极时断开。
所述的光电耦合单元采用光电耦合器PC817,如图3所示,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信号的一种电-光-电转换器件,由发光源6和受光器7组成,传感器信号位于高电平方波信号5时,发光源6发光并控制受光器7导通,则受光器7输出端产生与车速传感器频率一致的电压信号。
所述的自动控制单元采用HCS12系列单片机MC9S12XDP512。如图4所示,此为汽车行驶速度相对应的方波信号。对雨天汽车极限车速建立相应分析。根据一元定常流动伯努利方程,动压水膜与压力平衡关系,通过压力曲面的积分变化,在取水的密度为ρ=1000kg/m3的条件下,统一量纲后得出下式:
v2=18950F/(LB)
式中:v为极限车速,km/h;F为车轮单轮承载重力,N;L为轮胎接地长度,mm;B为轮胎接地宽度,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3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式装载机的制动系统
- 下一篇:制动式导向轮及铁路公路两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