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料筒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4244.4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5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机料筒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属于注塑机周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注塑机料筒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注塑生产过程中,首先需去除塑料原料中的水分,常用的方法是在注塑机中设置烘料斗,在烘料斗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通过加热底部的空气对塑料原料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一般为60~90℃;塑料原料烘干后被送入注塑机的料筒中进行继续加热,并在螺杆的搅拌和剪切下逐步熔融、塑化,根据塑料品种的不同,料筒的具体加热温度也不同,一般在160℃~280℃之间。因此,注塑机需要设置两套加热装置,分别用于烘干和熔融塑料。由于料筒加热温度远远高于车间室温,因此大量的热量会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散发到空气中,这不仅造成了很大的热能浪费,而且导致车间温度过高、环境恶化。
中国专利号200920237778.9、名称为“新型注塑机保温集热回收装置” 的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双集热回路,热量散失比较少,集热效果好。但是保温集热外罩包覆于注塑机加热筒外部,两者之间互相传导热能,对注塑机加热筒的性能和加热功率会产生影响,还存在结构复杂、对注塑机改动大、安装维护困难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注塑机改动较小、安装维护方便的注塑机料筒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机料筒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料筒、烘料斗、热风输送管、风机和集热器,所述的集热器套在料筒的外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集热器与料筒之间设有隔热垫,烘料斗内设有温度湿度传感器,温度湿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集热器的出风口通过热风输送管与风机的进风口连接,风机的出风口与三通阀的入口连接,三通阀的一个出口连接烘料斗,另一出口通到室外。
所述电路控制模块分别与三通阀和烘料斗的加热装置连接。温度湿度传感器通过电缆向控制模块传递信号,控制模块再通过电缆分别向三通阀和烘料斗自带的加热装置发送信号。控制模块设在烘料斗外。
所述集热器由呈圆弧形的上半体和下半体匹配配装成圆筒形。
所述集热器的上半体和下半体的外壁间隔设有热交换片,热交换片上设有通风孔。
所述集热器的外部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中部设有通孔与出风管连通。
所述的隔热垫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石棉类材质制造,隔热垫块的形状、大小和数量根据集热器的长短、大小而决定。
所述的热风输送管为塑料材质,并在其外面也包裹一层保温材料,用于防止热量的散失。
所述的控制模块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可以处理温度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数据,控制三通阀的通、断及注塑机烘料斗加热装置的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在集热器与料筒之间设有若干块隔热垫,使集热器不与注塑机的料筒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热量在两者之间的直接传导,集热器仅收集注塑机料筒的辐射余热,对注塑机料筒的性能和加热功率不产生任何影响。
2、简化了集热器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收集余热效果好。
3、本装置结构简单,不需要对注塑机作任何结构和功能上的更改,安装和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集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热器 1—1.上半体 1—2.下半体 1—3.热交换薄片 1—4.保温棉 1—5.出风管 2.隔热垫 3.热风输送管 4.风机 5.三通阀 6控制模块 7. 温度湿度传感器 8. 烘料斗 9. 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一种注塑机料筒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料筒9、带有加热装置的烘料斗8、热风输送管3、风机4和集热器1,所述的集热器1套在料筒9的外部,集热器1与料筒9之间设有若干块隔热垫2,集热器1由呈圆弧形的上半体1-2和下半体1-1通过螺钉、螺母配装成圆筒形,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上半体1-2和下半体1-1的外壁间隔设有扇形状的热交换薄片1-3,薄片1-3设有若干通风孔,集热器1的外部包裹有一层保温棉1-4,保温棉1-4的中部开有一个通孔,通孔上设有出风管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4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工用新型碎料机
- 下一篇:一种外置摩擦驱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