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4613.X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8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汉民;林贤昌;黄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2/59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减少扁平电缆使用数量并且降低生产成本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习知技术中,一种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速附加技术)连接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电子设备中,如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及网络存储设备等,其是一种创新的硬盘传输接口,它采用串行传输模式,可以让信号传输距离加长,并避免高速并行传输所造成的电子干扰现象,提供了计算机性能成长的空间、提高了数据传输性能及可靠性,同时也改善了系统的整体动态特性。
一般习知应用于SATA的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设置有信号端口及与信号端口间隔设置的输电端口,在信号端口与输电端口内设有多个端子,二条扁平电缆分别与组装于信号端口及输电端口的多个端子搭接,如此即可完成此SATA连接器。
然而,此种连接器于制作上需要使用到二条独立扁平电缆,如此不仅占空间也容易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此外,此种连接器的二条扁平电缆的另一端所搭接的连接器也要配合二条扁平电缆的接点设计而无法缩小横向空间,如此导致产品无法缩小化而且也无法降低成本,实不符合现今市场轻薄短小与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习知连接器的结构设计必须要使用到二条扁平电缆,如此容易导致占空间与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实不符现今市场轻薄短小与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第一端子组、一第二端子组、一线缆及一导电延长部,其中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第一端子组组装于第一连接部,第二端子组组装于第二连接部,线缆对应于第一连接部并与第一端子组接触形成电性导通,导电延长部一端与至少一部份第二端子组接触形成电性导通,而导电延长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连接部并与线缆接触形成电性导通。
其中所述第二端子组包括多个电源端子及多个接地端子,所述导电延长部一端与该些电源端子接触形成电性导通。
其中所述导电延长部由一连接片及一转接件所组成,该转接件组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并与所述线缆形成电性接触,所述连接片一端组装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而该连接片另一端组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并与该转接件接触形成电性导通。
其中所述连接片为一冲压的金属片状体,该金属片状体包括一本体及设于该本体左右两侧的一接触部,该本体上设有一干涉部。
其中所述转接件包括多个导通部及连接该些导通部的一结合部,该些导通部与该结合部为一体成形,该转接件位于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之间。
该连接器结构更包括:一壳体,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该壳体固定所述线缆于该绝缘本体上。
其中所述线缆为一软性扁平电缆。
其中所述导电延长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为一体成形的结构。
其中所述绝缘本体前端设有一信号端口及与该信号端口间隔设置的一输电端口,该绝缘本体后端设有一第一插槽及与该第一插槽间隔设置的一第二插槽,该信号端口与该第一插槽互相连通形成该第一连接部,该输电端口与该第二插槽互相连通形成该第二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结构,其利用导电延长部的设计使得原先间隔设置的二条独立扁平电缆整合成单一条线缆,如此不但不占空间而且还可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可有效解决习知技术容易导致占空间与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连接器结构的部份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连接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3的转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
1 连接器结构
2 绝缘本体
21 第一连接部
22 第二连接部
23 信号端口
24 输电端口
25 第一插槽
26 第二插槽
27 端子插槽
3 第一端子组
4 第二端子组
41 电源端子
42 接地端子
5 线缆
51 接点
6 导电延长部
61 连接片
611 本体
612 接触部
613 干涉部
62 转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46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下一篇:一种消防水带自动回收装置